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77章 郑平借兵,张飞寻访卢植

第77章郑平借兵,张飞寻访卢植

相对于青州,兖州五郡三国八十城,不仅人口户籍更多,各郡太守都不是泛泛之辈。

陈留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泰山郡太守应劭、山阳郡袁遗,济阴郡太守袁叙,济北相崔言,任城相郑遂,东平相李瓒,以及将治所迁至东平国的兖州刺史刘岱。

这些人,不是名仕之后,就是三公之后,亦或者是名门的门生故吏,论影响力都不小。

其中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更是同时起兵讨伐董卓。

但相应的,兖州的局势比青州的局势更复杂。

虽然刘焉提出了改刺史为州牧,增强由朝廷委派的刺史类官的权力,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州都间刺史改为了州牧。

汉灵帝刘宏在任命州牧上是十分谨慎的。

州牧权力过大,稍不注意就会滋生新的祸害。

因此,这些刺史名义上虽然是各郡国的上官,但并不能真的从此就手握重权。

如青州刺史焦和,就只能掌控济南国、齐国和乐安国。

北海相孔融以及之前的平原相陈纪都不会正眼将焦和当回事。

兖州同样如此,刘岱空降至兖州,也就东平相李瓒愿意听刘岱的号令。

这李瓒是八骏之首、有天下楷模之称名仕李膺的儿子,汉安帝时期太尉李修曾孙,同样是当世名仕。

只不过李瓒不怎么贪恋权势,对朝廷任命都会遵照执行,因此才会让刘岱执掌东平国。

但其余太守国相就不怎么给刘岱面子了。

尤其是东郡太守乔瑁,这人是太尉乔玄族子,颇为自负,在刘岱当兖州刺史前就是兖州刺史,对刘岱是很不屑的。

陈留太守张邈,泰山太守应劭,以及袁家的两个族子,几乎都将各自的郡国权力稳稳的抓在手中,只是表面上对刘岱客气。

而刘岱也不是个善茬,虽然兖州没有执行州牧制度,但只要将兖州的太守国相全都换成自己的亲信,同样能达到集权的目的。

这些明争暗斗,也是讨董联盟军在酸枣迟迟不肯向前的原因之一。

谁也不想在讨董作战中,消耗太多的兵力!

刘备尚不明白这兖州的政治局势,下意识的认为只要让平原王刘硕给刘岱写封信,刘岱就能让泰山太守应劭借兵。

郑平摇头:“府君,你若真让刘岱去给应劭下命令,这兵怕是一个也借不来。”

刘备顿时疑惑:“显谋,难道这刘岱跟应劭有嫌隙?”

郑平轻笑:“府君,且不提这刘岱跟应劭之间是否有私怨,倘若焦和让府君将云长和翼德借出去,让二人听焦和指挥,使君会同意吗?”

刘备下意识地道:“焦和无能之辈,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徐和聚众二十余万,让云长和翼德去听焦和指挥,那不是送死吗?”

话音一落,刘备就明白了郑平的意思。

这刘岱虽然名气不小,又是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但如泰山太守应劭一般的太守国相,压根就瞧不起刘岱。

向应劭借兵,却拿刘岱的名头来借,应劭能高兴才怪了!

“府君,兖州局势复杂,我们的目的是借兵平乱,没必要去掺和到刘岱跟各个郡国的太守国相之间的争斗。”郑平牵着缰绳,脑海中不断的对兖州各个势力进行分析对比。

刘备轻叹:“刺史和太守国相不和,这兖州恐怕也会滋生不少的祸事。”

郑平不置可否。

刘岱战死兖州,虽然跟战略战术失误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各郡太守国相不愿意出兵相助。

其实以兖州的兵力,对抗黄巾并不是一件困难事。

单单是泰山太守应劭,面对三十万青州黄巾,前后斩首数千级,获俘虏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惧怕退却,郡内得以安宁。

再看其余的太守,张邈、袁遗、袁叙等人,以及被袁绍表奏的新任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曹操,哪个不是公卿名仕之家、亦或者善战之人?

这振臂一呼,当地的豪强世族都会举兵相助,若有人能聚集各方兵力、财力,又怎么可能真的敌不过黄巾。

但刘岱没有能号令各个太守国相的手段,再加上攻杀了乔瑁导致各郡太守国相心有猜忌,最终战死沙场。

回到平原城。

刘子平、孙乾、刘骏等人,也纷纷来见礼。

听闻刘备要出兵北海国助北海相孔融平乱,刘子平有些担忧:“府君,这北海国距离远,一旦平原有变,如何能抵挡?”

刘备已经跟郑平谈妥了计划,道:“不必担心,平原的郡兵我不会动用。邓旭驻兵乐陵城,长史驻兵平原城,若遇贼寇,只需死守就行。”

“早在来平原城之前,我就已经让翼德去幽州向伯圭兄借兵去了。”

“若翼德能寻到恩师,恩师亦会来平原城的。”

“待恩师来了,纵有贼兵犯境,也不足为虑!”

刘子平吃了一惊:“府君,你说卢尚书也会来平原城?”

卢植,不仅仅是海内名儒,更是大汉良将!

再有自公孙瓒处借的兵马,自然不用再惧怕贼兵犯境。

刘备点头:“家父早逝,叔父也不知所踪,我自然得请恩师来平原城,主持我的婚事了。”

刘子平这才松了一口气:“府君不动用平原的郡兵,只用高唐县的县兵,兵力恐怕有些少。”

刘备笑道:“少是少了点,但有显谋去泰山郡借兵,倒也不会太差。”

刘子平看向郑平的眼神多了一丝惊讶。

去泰山郡借兵,这兵是说借就能借的吗?

但想到郑玄的名气,以及郑平在士林间的关系网,刘子平又打消了这个疑惑。

郑平没有在平原城逗留,跟刘备商议了举兵北海国的时间和路线后,就跟祢衡一道前往泰山郡。

刘备则是将平原城的军政诸事,托付给刘子平和孙乾,匆匆返回了高唐县。

得知刘备到来,许久未见的关羽,立即放下了手头的军务,出城来见刘备。

“兄长!”

一见到刘备,关羽就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迎接。

那平日里傲气十足的虎目,在见到刘备的瞬间就变得跟猫眼一般柔和。

“云长!”

刘备亦是激动不已,连忙下马,快步向前扶起关羽。

这以前,刘备跟关羽张飞几乎都是同吃同住,每日都能见面。

但自从代掌平原相后,刘备跟关羽见面的次数就很少了。

关羽要留在高唐县,而刘备又必须待在平原城。

刘备心情愉快,恨不得立即跟关羽促膝长谈,分享这连日来心中的喜悦。

述说良久。

关羽跟刘备策马并行入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