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

第71章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

般县是受到黄巾贼荼毒的重灾区。

因为般县令的不战而逃,以至于般县城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挡就被突袭而来的黄巾贼给拿下了。

唯一庆幸的是,因为刘备的政令缘故,让般县城中聚集了大量的钱粮。

以至于这群攻破了般县城的黄巾,除了杀了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官吏外,倒是对城内的百姓极少有侵犯的。

毕竟城中囤积的钱粮足够黄巾暂时吃喝了,也没必要去抢城内百姓的钱粮。

但这样的平衡,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城中的钱粮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而一旦黄巾贼习惯了不劳而获,就很难再改回来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到那个时候,这城内的黄巾贼必然会动手抢百姓的钱粮。

百姓被抢,又会有新一批人变成黄巾贼或者流民,而田地又没人耕种,黄巾祸事就会进一步的恶化!

郑平在解决了安德县和鬲县的黄巾贼后,立即挥兵般县,便是要杜绝这种恶化的可能。

在入冬之前,平原九县的黄巾贼都不能占据城池。

“先生,黄巾贼袭破了城池,得了甲胄武器,又没了钱粮忧患,如何才能破城?”邓旭跟在郑平身边,这语气也逐渐变得尊敬。

看向眼前的般县城,郑平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贼始终是贼,即便有了甲胄武器,占了城池地利,也依旧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擂鼓向前,近城搦战!”

郡兵闻得鼓声,一个个敛容噤声,向般县城池推进。

连续赢了两场,这群郡兵对郑平的统兵能力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

将是兵的胆,可不是一句随便的戏言。

将帅的本事越高,士卒的胆气也就越大。

一千郡兵在般县城下,摆下了军阵。

邓旭则是策马向前,往城楼上大喝:“平原相刘备麾下,都尉邓旭在此,谁敢出城一战?”

郡兵的到来,早已经惊动了般县城的黄巾贼。

贼首司马惧眺望城下的郡兵,只见其阵容齐整,士卒噤声,不由暗暗皱眉。

这司马惧本来是个不得志的寒门士子,曾经也是个县吏,但遭到了同僚的打压,又被构陷通贼。

司马惧死命逃生,一怒之下投靠了山贼丁二。

但司马惧虽然当了山贼,但却不满足当个老二,趁着丁二在河中洗澡的期间,扔了一条毒蛇,造成了丁二意外死亡的假象。

而司马惧也顺利当上了山贼头子。

司马惧读过书,知道当个山贼头子是没有出路的。

于是司马惧假借太平道的名义,自称是地公将军张宝的传人,在般县、乐陵、厌次一带传教。

还真让司马惧养成了一批信徒。

今年雨水少,田间的收成不好,般县、乐陵、厌次一带,又有大量的官吏跟豪强恶霸勾结,导致民怨沸腾。

司马惧见机会来了,趁夜奇袭了厌次城,杀了厌次令和县官数十人,抢夺了兵器甲胄。

随后强攻乐陵,杀了乐陵令。

进兵般县时,般县令更是惊惧不战而逃。

这让司马惧颇为得意。

但司马惧这人颇为阴狠狡诈,即便是破了般县、乐陵和厌次三城的贼首主谋,但司马惧这个名字却少有人知道。

黄巾贼中更是只称呼司马惧“地公渠帅”,以对应司马惧自称的地公将军传人。

“守住城池,不必理会!”

司马惧有自知之明,虽然如今有了甲胄武器,但黄巾贼兵散漫没有纪律,欺负些软弱的县兵还能稳赢,但要跟阵容齐整的郡兵去打,就过于自信了。

邓旭骂了好一阵,却见城上的黄巾贼压根没有出城的心思,不由心中疑惑。

“奇了怪了,这群黄巾居然当了乌龟了?”

邓旭返回主阵,向郑平复命:“先生,黄巾贼据城不出!”

“据城不出?”郑平眺望城头,眸中隐隐多了笑意:“乌龟不是那么好当的。传令,伙头兵埋锅造饭,战兵演练四武冲阵。”

邓旭一愣:“先生,就在这城下演练四武冲阵,万一黄巾贼出城怎么办?”

郑平轻笑反问:“你怕他们出城?”

邓旭瞬间反应过来,也笑道:“不怕他们出城,就怕他们继续当乌龟啊!”

很快。

郡兵就开始了各司其职。

伙头兵一个个忙碌的埋锅造饭,战兵则是将辎重车推到预定的位置上,扔下大量的木蒺藜。

又有士卒搬运木板,堆起了将台。

喊杀声渐渐响起。

这一幕,直接将城头的黄巾贼给惊呆了。

“当着我们的面埋锅造饭,还要演练兵马,太可气了!”

“渠帅,出城一战吧,不过是区区一群官兵,这些天我们又不是没杀过!”

“对,趁着官兵阵容不整,杀了他们。”

“灭了这群官兵,渠帅就能一路杀向平原城,将那个叫什么刘备的也宰了。”

“渠帅,出兵吧!”

“.”

郑平当着黄巾贼的面埋锅造饭、演练兵法,这羞辱之意太强了。

仿佛压根没将般县城内的黄巾当回事似的。

司马惧握紧了拳头。

自出道以来,司马惧自认为才智无双,攻城略池也不过如此。

如今却被郑平以如此狂傲的方式来羞辱。

“出城!”

司马惧咬牙切齿。

官兵阵容整齐的时候我不敢出城,如今官兵散漫,还有什么可怕的?

“吱呀”

般县城的城门落下,黄巾贼如蜂一般涌了出来。

不打招呼,也不喊狠话,直接就向郡兵冲杀了。

“直接冲阵?”邓旭有些惊讶:“还以为这守城的有什么本事,原来也跟安德县的黄巾没什么区别啊。”

邓旭想起了郑平对黄巾贼的评价:贼始终是贼,即便有了甲胄武器,占了城池地利,也依旧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司马惧眼中,郡兵是散漫没有队形。

但实际上,这些郡兵早已经布置成了阵势,法令也已经执行,正面迎敌、侧面配合、何时聚拢、何时如鸟兽散开,都有规矩。

散漫,不过是引诱黄巾贼出城的手段。

“擂鼓,回列!”

“举旗!”

郑平从容不迫的下达一个个的战术命令。

鼓手、旗手,也开始向众郡兵传达郑平的战术命令。

很快。

司马惧眼中散漫的郡兵,忽然又变得军容整齐了。

“上当了!”

司马惧后知后觉,这才明白什么埋锅造饭、什么演练兵马都不过是诱敌之计罢了。

目的就是为了诱骗自己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