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我在阿拉巴斯坦建国

第57章 最后一击

你想在沙漠里抓到老沙?还是打败老沙?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又不是王路飞那个剧情杀。

克洛克达尔安静的听着寇沙说完。

“可惜你明白的太迟了!”

“我很欣赏你,如果多给你几年时间,也许你会成长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寇沙并没有搭话,闭上了眼睛。

克洛克达尔不为别的,就为托尼,李云龙这样的人跟着寇沙干,那就足以说明这个人有领导潜能。

“那么小子,让我送你最后一程吧!!”

克洛克达尔第三次抬起左手已经断裂的金钩,狠狠的插向寇沙的胸膛。

正在这时,克洛克达尔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心悸,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了,惊的其汗毛倒竖。

只一瞬间,克洛克达尔强制用自己不灵活的身体与地面沙地融合,因为雨水的原因,做不到瞬间沙化。

“嘭”

突然一声巨响,是阻击枪的声音!!!

克洛克达尔满脸震惊的倒下了!

寇沙面色呆滞!

-------------------------------------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一道闪电划过天边!

两千米之外天空中,一架夜鹰直升机在雷雨中缓缓的飞行着。

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坐在机舱靠门的位置,淡绿色的军装,金色的短发,穿着黑色长筒丝袜的修长大腿,脚上一双黑色的军靴,显得端庄妩媚又不失庄严。

她面孔的全部特点是不吸引人的,眼睛小,额头窄,鼻子不坏,但脸的下部、下巴和嘴都是太大,嘴唇又是不成比例的显得厚了一点,但嘴角却是微微上扬,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她的脸上散发出某种自信的力量。

就是那种你把她端详后,就简直闹不明白,她为什么就那么讨人喜欢。

“哦呵呵呵,搞定了哦!”

但她一说话的声音是这样柔软和富于变化,就象她的全部外貌一样,她所做的一切,都好像应该那么做,只有那么做才恰如其分的。

旁边还有几名红警特种士兵,一脸崇拜的看着这个女人,看他们的表情,就差去跪舔了。

随着螺旋桨的转动,呼哧呼哧的声音盘旋在空中。

一脸呆滞的寇沙终于反应了过来,当看到是夜鹰直升机时,才松了口气。

一个穿着军装的靓丽女人直接从飞机上跳了下来,紧随其后的是几名红警士兵,拉着索降滑了下来。

“报告指挥官!娜塔莎·沃尔科娃!前来报道!”

一声庄严肃穆的声音响起。

寇沙怔怔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

娜塔莎?

红色警戒三大英雄人物之一!

眼神一撇,女人肩章挂着金色的松枝,还有三颗闪亮的金星,极其耀眼。

正是三星上将!

红警军团最高军衔的极限。

这一瞬间,寇沙紧绷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历这些天的操劳,加上如今大悲大喜状心态,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