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第393章 开诚布公

其实冷锋这个想法,和黄明礼刚才提点冷锋的意思,在一个思路上是相通的。

不过两人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不同,黄明礼这是看到了冷锋以及洪山庄的发展趋势。他能够看得出来,如果冷锋安心在洪山庄发展的话,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且这股力量并不需要朝廷的支持,其造血能力是十分强悍的。

大宋朝的军队之所以屡战屡败,除了朝廷重文轻武之外,还有就是对于军队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从黄明礼对冷锋的了解来看,其他的都不说,仅靠酒水和香皂这两项生意,冷锋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获取大量的资金。如果再能够争取到朝廷在于某方面对他的支持和放权,那么冷锋就可以很容易拉起一支队伍出来。

作为建康府的最高长官,黄明礼对于北边的形势,比朝廷上任何一个人都了解的透彻,甚至他也看的更加深远。对于这次朝廷错过了和蒙古人前后夹击金人的举措,除了无能为力之外,只能深表遗憾。

这也是他对于朝廷有所不满的地方。

在这之前,黄明礼曾经数次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派大军北击金人,这是千载难逢的一次收复失地的机会。可是朝廷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竟然眼睁睁的错失了这次机会。

这在黄明礼看来,朝廷自以为是的坐山观虎斗,指望金人和蒙古人两败俱伤的打算是极其愚蠢的。

甚至,黄明礼还上书过朝廷一封万言信,详细阐明了收复失地的时机已到,更是深刻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奈何上至君主,下至群臣,支持他的只是少数。

就是他背后靠山派系的中军人物,也认为朝廷直接发兵和金人正面交锋是不明智的行为。

朝廷中的主流思想是认为先让蒙古人和金人先斗上一番,最好等其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收拾残局。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蒙古人竟然如此的强悍,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接就将金人给干翻了。

以前黄明礼只是对朝廷的决定不满,但是现在听了冷锋的话语之后,他才认识到这里边存在着必然的原因。就算朝廷这次派出军队和蒙古人前后夹击金人,很有可能也讨不到多少好处。

黄明礼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更不是愚忠之辈。想明白冷锋话中的关键之意后,对于冷锋这种看似大逆不道的话语,并没有任何的反感,反而觉得冷锋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对他更是大有启发。

由此黄明礼想到自己这次进京为官之事,表面上看似升职了,但是最终可能并不是好事。京官的地位可能更高一些,但是远没有地方官那种自主权。特别是像他这种没有背后家族势力支撑的人,一旦发生了像冷锋所言的这种情况,那么就是首先被抛弃的人。

根据冷锋的分析,以及他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黄明礼能够看出朝廷的确危在旦夕。如果北边的蒙古人一旦腾出手来,以如今朝廷的格局和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无法抵挡得住蒙古骑兵的大举进攻。

不要看朝廷和金人对峙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那是因为金人的兵力不足,而且还要同时面对西夏大理和蒙古等部族的威胁。但是现在蒙古人已经灭掉了西夏和金人,整合起来的力量远比金人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
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古代搞发明
穿越到古代,成为寒门赘婿,没有豪横权势,也没有万贯家财,有的只有一个漂亮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小姨子。且看他如何凭借智慧,让寒门崛起,问鼎天下。
风云乱啊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