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第282章 十连问之题

他知道对于这十道题目最精彩的解答,但是他真在在写答案的时候,还是有所保留。冷锋只是中规中矩的写出了这十道问题的答案,并没有进行额外的发挥。

虽然他是第一次来到临安,但是却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大多数人都没有进取之心,那股腐朽的意味十分浓重。就是当今陛下想要有所作为,也难以施展拳脚。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这个皇帝之所以会成为末代皇帝,也是有原因的。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了。他什么都想好,但是却什么都做不好,说到底就是眼光和能力的问题。

当然,这也不能全部归咎于皇帝一人身上,这是大宋朝历代皇帝积累下来的问题。如今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这就好像一座随时都要倒塌的危楼一样,住在里面的人也许还感觉他是富丽皇堂的,但是从外面看已经是摇摇欲坠。

即使想要加固,也不知道去从何处入手。你看着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加固点,说不定一不注意就会使它倒塌。

现在的朝廷就是这样,如果什么都不作为的话,还可能勉强支撑一段时间。如果乱作为的话,可能倒塌的更快。

作为穿越人士,冷锋把这一切都看的无比的透彻。对于在这个朝廷做官,他是没有任何想法的。之所以来京都面圣,只是为了获得一个身份,让他能够拿回自家的产业,而且在做一些事上,也能放开手脚。

至于被皇帝看重,并委以重任,他又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仙,根本无法把这个朝廷救活。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切推倒重来,这才是真正符合历史趋势的。毕竟没有永远的王朝,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但凡阻挡历史前进的人必将会脸的粉身碎骨。

冷锋明白自己就是穿越人士,也无法改变这一切。

逆之者亡,顺之者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思索良久之后,冷锋提笔书写起来。当然,这个思索良久也是冷锋故意如此的,这时他已经打定注意要低调,不可能像当初在临江书院那般高调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冷锋之所高调,那是为了引起学道大人的重视。现在经过这么时间的发展之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班底,只想着先苟起来发展。

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引用了霍去病的典故,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当初汉武帝尝欲霍去病教之吴、孙兵法,霍去病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由此可以看出,打仗看的是随机应变的谋略,不是生搬硬套古代的兵法。

战场上的形势多变,如果一味守成,终将不过是纸上谈兵。为将者,既要审时,也要度势。

冷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段话,从引经据典,到经义要领全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冷锋只注重理论,并没有结合现在的实际来谈。这等是故意留了一个漏洞,当在在外人看来,冷锋这是实际经验太少。

以下的九个问题,冷锋也是全部按此思路展开表述。

皇帝所选的这十份问题是很有讲究的,可以看出这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可以全面的考核冷锋等十人的能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