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吊打诸国

第218章 战报抵京,熹宗重生

待张家玉走后,王承恩匆匆来。

遂道:“皇爷,广西战报!”

广西来信?少保的速度挺快的。

遂捧着折子细细观之,虽破谅山,但刘可训战死。

想起那粗壮黝黑的汉子,崇祯一阵心伤。

言道:“安南之事由少保决断、粮草补给朝廷全力供之;

赠刘可训上护军、骠骑将军衔,其子荫补金吾校尉。”

王承恩领旨退下,崇祯呆坐椅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就要死人。

自崇祯收复沈阳失地后,文会、白莲、屠龙之人如水滴入大海再不起波澜。

京师外,东厂提督魏忠贤却躲在别院之中,享受丝竹之乐。

忽抱起一女子往后堂去,不多时听见女子惊叫声。

东厂番子早已是见怪不怪,隐藏在暗中的锦衣卫、西厂之人亦是无奈。

可屋内,魏忠贤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女子不断叫喊之声。

魏忠贤举起火把,一步一步往前走去,走的很急很快。

至一道石门外,魏忠贤清清嗓子道:“奴才魏忠贤,见过大明天子。”

见的石门缓缓打开,魏忠贤喜上眉梢。

入得石门内,见一白衣身影背对苍生。

魏忠贤跪道:“老奴,见过皇爷!”

白衣身影一转身,虽剑眉星目、却娇弱病态。

沙哑道:“魏伴伴,许久未见了?”

一句魏伴伴,使得魏忠贤痛哭流涕。

魏忠贤道:“皇爷,老奴不苦!”

能让魏忠贤称为皇爷之人,只能是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笑道:“五弟比我强多了,三年收复失地又开疆拓土,

拿下朝鲜,经营台湾,安置流民,如今攻打安南;

当初没有看错他,这步棋走对了。”

闻熹宗之言,魏忠贤颇为无奈,若论帝王之术堪比永乐大帝,

若论懒惰、不上朝比世宗、神宗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道:“皇爷,若无当年之事,信王殿下完美无缺!”

朱由校笑道:“当年他太着急了,那个位置真让人癫狂。

过些时日将嫣儿接出宫,大明由他折腾便是。”

魏忠贤惊恐万分道:“皇爷,您不想再临天下?”

朱由校道:“魏伴伴不必多言,朕会留下一物,可保你日后无忧,且退下吧!”

逐客令一下,魏忠贤只好悻悻而归。

待魏忠贤走后,从黑暗中走出一女子。

便道:“皇位当真不要,若夺回无非多费些时日,以你的力量绰绰有余。”

朱由校笑了笑,道:“微英,莫要多言,五弟做的比我好。”

女人正是光宗养女朱微英,朱由校之皇妹、朱由检之皇姐。

朱微英道:“那死太监知晓太多,要不要除去?”

“无妨,五弟还用着,待用不着之时五弟自会了断;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青龙卫着实厉害。”

两人没入黑暗之中,不见身影。

待半个时辰后,遍体鳞伤的女子颤颤巍巍走出堂屋。

身后魏忠贤不断发出讪笑,很是刺耳。

隐藏在暗处的人又在图册上记上一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