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文华殿或许是整个皇城之内最为功能鲜明的宫殿群了,人们习惯性将它们的名字与它们的功能所结合。认为武英殿主武事,文华殿主文事。
事实上,两殿功能其实是一样的,与它们的名字没有任何关系。文华殿在成为东宫外朝之前,是皇帝学习、召见、办公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武英殿在国初时候,也是同样的功能。
但是,由于朱厚照某种强迫症。现在的武英殿在功能上正向着“武事、兵事”方向一去不返,整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两殿还有东西配殿以及整个宫殿区域之中,那种兵者强硬的气弥漫。
朱厚照力促而成的武英殿军机御前会议,也成为了未来大明百余年军政最高决策机构。
武英殿,也由此成为了大明军机的代言词。与文渊阁一样,成为武官们一辈子所奋斗的目标!
兵部很适应现在的这种环境,因为他们很明显的感觉他们在这次战争之中,起到作用就是不停盖章而已。往常那种主导战争走向乃至决定结束与否的感觉一去不回,凸显出来的都是前途未卜的茫然。
除此之外,兵部之人普遍认为天子似乎是越来越较真甚至于矫情了。对于兵部所呈所奏更是字字计较,句句斟酌。怎么说呢,就是分的很清楚,比如规定上说这事归兵部管,你上奏天子会酌情予以回复,若不是天子必定不会理睬的。
大明军政分属五军府与兵部,五军府统领军队出战,而兵部负责调兵统一号令。五军府成型前的大都督府几乎是总揽这两项大权,后来兵部地位提升而得到调兵权。后来人总说这是文官对于军权的窃取,这可是冤枉了文官了。
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开,乃是大明皇帝的手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兵部地位的确高于五军府,但是兵部完全不可能对五军府施加管理的。
不说勋贵们不会同意,就是皇帝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兵部有调兵权,但是兵部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可以理解为大明军队无论边军还是卫所,其编制都在五军府。
兵部重点不在统兵也不在调兵,而是权衡以及为天子提供参谋!同时,他们也负责军政系统与行政系统,武官还有文官之间的协调。
但是,现在的兵部就有越权了。他们时常对军队事务进行干预,而弘治皇帝现在就是在对这一行为加以制止。
当然,弘治皇帝也对自己随意使用国家军队的做法痛定思痛。前些日子里,朱厚照亲自带着张懋等人去了一趟城外先昌国公的墓地。现场传达了天子圣旨,令在现场参加昌国公墓地建设的士兵全部返回营地,并对他们作出补偿。
另外,由张氏两府对朝廷作出赔偿,共十万两!
另外京城的退占(占役)也是如火如荼,包括皇室本身也是如此。原本提议调用军士参与内廷建造的内官监太监李广死了,但是内官监的罪不能算了。
所以,内官监所有内侍以及内官监所有人工程负责人被斩!而勋贵之家,退占的最后时间定在千寿节当天。
而兵部希望更深层次参与到这件事中来,可是乾清宫对于他们的诉求相当冷淡,除了同意他们从旁监督之外再没有其他安排。
而近段时间以来,五军府日子过的最为充实忙碌。让英国公张懋有了一种与他父亲在时那种挥斥方遒的感觉,统领大明百万军队,那是何种感觉啊!
作为大明皇室死忠,英国公府对大明皇室与大明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张懋这个人能力不咋滴,但是英国公府对于皇室的忠诚度很高。
张懋本人也是能够看清形势,他知道当今天子是有意先让东宫掌握军权的。
所以,他无条件的倒向东宫。
而东宫是有意思重新扶持五军府的,何以见得呢?
那就从现在大家所处这座武英殿说起了,武英殿之正门谓之武英门,而现在武英门之西厢成为了五军府的值房。因为西北战事所以每日里,五军府都会有人再次候召,以朝弘治皇帝可以随时询问西北边外战事进展。
重点的是,在文化殿已经成为东宫外朝之后,天子每每有召见事都已经逐渐转移到武英殿了。
相比较于文渊阁里的内阁,五军都督府现在与天子有着事实上的亲近!
兵部马文升现在向天子表明的态度是,这场仗既然已经开始那么何时就是要大明来决定,并且马文升提出这次也是一个分化鞑靼的好机会。
所以,兵部以为除了加紧战事布置之外。朝廷也应该向袄儿都司抛出实际利好以诱之,只要造成了永谢布部、袄儿都司部以及鞑靼上层的分化,那么朝廷在这场仗中就是不败的。
因为仗什么时候都可以打,毕竟大明有五军都督府在。但,可以彻底分化鞑靼人都机会可是转瞬即逝的。鞑靼内本来就是分久必合的,从侧面说他们内部统一时间不会太久,那么他们内部能够分化的时候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