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博在偏殿中停留了不短的时间,跟随德福回到皇帝寝室外时,宗人府爆炸事件中幸存下来的百官,已经悉数转移到行宫中。
此时正围在寝室外,乱成一团。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万宗德和萧天云居然醒了。
他俩能如此快速醒来,想必并没有受什么大伤。
司空小小也已经离开了皇帝寝室,正站在万宗德身边,神色阴沉。
德福转身对元博说了一声“稍待”,而后拨开人群走向了领头的万宗德和萧天云。
皇帝亲临幽州,随行并非将所有官员都带了出来。
内阁六部主官,首辅,左右司郎,与太子都留在了京城镇守。
眼下,便是万宗德这个二品大员和萧天云这个亲王官阶最高,也是镇场的人物。
德福走过去,与二人交谈了一会儿后,当众宣布道:“诸位大人稍安,陛下遭贼人行刺,重伤昏迷。但此前有口谕留下,请诸位移步行宫主殿等候,待宣读陛下口谕。”
百官一阵肃静,而后在禁军的护卫下,相继走向了主殿。
萧天云一马当先,万宗德却刻意缓下脚步,与元博并行,开口道:“德福说是你救了陛下,而行刺之人竟是朱王的尸体,可有此事?”
万宗德如此问,可能是皇帝被刺之前,他与萧天云已然晕倒。
元博点头道:“是!当时先生和陛下在一起,不知可有见到是谁人操控尸体行刺?”
万宗德却像听不见这句话,问过一边,“也就是说,陛下留下的口谕你是知道的?”
“是!陛下昏迷前说...”
元博正要说出,没想到万宗德却伸手阻止道:“你无需先对为师说明,等下到了主殿,你当着百官的面再说出来。”
说完,便加快了脚步。
元博颇为纳闷,暗道:他居然不想事先知道?又为何回避“凶手”的问题?
万宗德此人,并不简单。
早在京城之时,元博从柳无情的手上抢到那份名册残卷,上面便有万宗德的名字。
而元博将残卷交给万宗德定夺后,对方却以掌风出手击碎了残卷。
撇开他如此做的理由不说,单以他能以内劲击碎那卷用坚韧羊皮制成的残卷,就可见万宗德武艺不弱。
却在陪同皇帝进入灵堂后室时,被人轻易放倒,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柳无情想放倒万宗德,恐怕也必须付出一点代价。
但当时百官就在房外,为何听不见任何打斗的声音,万宗德和萧天云就倒了?
更加奇怪的是,“凶手”击倒万宗德二人后,为何留皇帝独醒着?
击倒了万宗德二人后,皇帝岂非便是鱼肉?
何必多此一举,操控死尸行刺?
万宗德回避“凶手”的问题,是不是想隐瞒什么?
脑中思虑着,元博来到主殿中。
一众百官已经按照官位高低,列好了队伍。
德福见到元博走进,示意他来到身边,而后高声道:“各位大人,此乃三法司暗卫首领之一,陛下的心腹,大理寺金面首座,也是方才英勇救下圣驾之人。陛下留下口谕,便是要他代为传达。”
说完,转身朝元博躬了躬身,小声接道:“请金面首座当着百官的面说出吧!”
言毕,众人的目光便全数落到了元博身上。
元博点了点头,随即也不作犹豫,便将那句话说了出来。
当然,他加上了“国母垂帘”这四个字。
顿时,堂下炸开了锅,非议声乍起。
在这些朝臣看来,皇帝遇刺不能理政,太子监国可以理解,但为何是“离王摄政”,外加“国母垂帘”?
萧天云身为亲王,按理说入朝为官理政,不无不可。
但自从当年柳无情杀尽他的家眷后,萧天云便处于隐退的状态,多年未曾复出朝堂,此时身上更无一官半职,只保留一个王爷的虚衔。
皇帝怎会想到让他摄政?
这是百官疑惑之处,同样也是元博不解的所在。
而“国母垂帘”就更加令百官错愕。
上官瑛出自国公府,魏国公刚刚被冠以谋逆之名斩首,皇帝对她应该是心存戒备才对,怎会下令让她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