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理财,汉人群体的优势无可撼动,就像骑射方面,胡人天生便是战士一般。盐帮十二分舵的账房,均在北苍学习过数月,并将许多实践经验与时代印记,融入到了刻板的理论中,大大丰富了之前洪毅制定的金融科目。
现在突厥境内的大宗货物的中转交易,也逐渐形成了体系,与盐帮南北呼应,充填了泰华近一半的国库收入,也形成了对内对外贸易各占半边天的局面。
盐帮的另一桩功勋,便是在江州造船业秘密发展成员,招募人才。自从杨定邦买下第一批木兰舟开始,这江州府对如此财大气粗的财神爷,便是谁人不知,无人不晓,为日后的交际便利了不少。
即使后来的几宗大单交易已经交接到江南分舵主事范大伟手中,但这丝毫不影响盐帮富有的既定印象。所以,这几年下来,船厂内部早有了盐帮的据点,至于熟络的师傅,更是数不胜数。
唐代造船业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有两项世界之最,值得一提。首先便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楼船,便诞生在中国,它体型巨大,承载量高,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从泰华海军和商队采和改进的木兰舟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次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密舱设计,增加了船只航行的安全性,这也与楼船的出现相辅相成,算是技术型革新。但令人扼腕的,便是工匠的社会地位,依旧十分低下,士农工商,对社会发展真正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农人、匠人、商人,不仅没有话语权,而且遭受的盘削极其繁重,生活捉襟见肘,窘迫非常。
像这些造船匠人,居于官府搭建的聚集型棚户,污水横流,卫生极差。终其一生,困守一隅,难得有自己的房舍居室。正是在这种对比之下,北苍工业区规划整洁的居民街道,房屋宽敞明亮,加之人人平等,官员平易近人,这诱惑力可就太大了。
去过北苍学习的帮众,将北方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南方,添油加醋避免不了,口口相传又平添了几分炽热的期盼,弄的不少人心痒难耐,其中不乏关键性技术人才。
只是那时蒸汽动力还在研发之中,北苍船厂仿制木兰舟,都是优先安置了本土的技术工人,洪毅也并未顾及此节。这移民的想法,其实早在很多人心里生了根,只待春雷一响,便是连绵不歇。如今,机会来了,消息虽还在小圈子内传播,却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路途中,洪毅冥思苦想着如何挖大唐造船业的墙角,而在江南,这墙角却已然松垮,甚至是崩塌,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