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可梦之我的精灵不要钱

第105章 去他喵的荒岛求生

“对不起!东波博士!”态度依旧很诚恳,似乎无懈可击。

南波博士吐血。。。还好没身亡。

......

“这不是美美姐吗?秦老师也在呢!”

卓不凡昨天被送到波波岛的东边后,正好遇到几个前往青湖小镇旅行者。

看到卓不凡似乎是落难的训练家,就把多余的干粮都给了卓不凡。

卓不凡本就是要去大波波岛看看的,不过坐鲨鱼已经坐到吐了。卓不凡就决定还是沿着海岸线溜达溜达了。

一路上边走边吃,结果就看到还在海岸线旁玩着孤岛求生的二人组。

“卓不凡?”何美美一眼就认出来了。

“可算是见到亲人了!”何美美一把就把卓不凡抱住。

卓不凡还没感受到什么温度呢。

何美就顺手把卓不凡手里的葡萄饼干给拿走了。

“好吃,太好吃了!”何美美边吃边哭。

“秦老师,你们这是怎么了?”卓不凡是一脸的不解。

“额,我说我们在荒岛求生你信么?”

卓不凡差点把汽水全喷出去了。

......

“也就是说,你们从来没想过挪挪地方?”

卓不凡感觉仿佛看到两头猪在天上飞。

“我们都开始准备吃波波了!”何美美继续边吃边哭。

“确实挺大的。”卓不凡抓起一只大波波,“这家伙都快15斤重了吧!”

“话说你从哪来到?”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随后卓不凡便把他的遭遇给说了出来,只不过隐瞒了他的“系统”干爷爷。

“你这娃也怪遭罪的。”秦蓉有些同情他了。

“enmm,我倒是挺同情你们的。”不过卓不凡不敢说出来,生怕被这对猪队友给打死。

“你是说往那边走10km就能看到城镇了?”

“是啊,走走就好了。”说完又瞟了一眼秦蓉。

“卓不凡,你再敢用这种看白痴的眼神看我,信不信现在就把你跟大波波一起炖了!”

没听错,实际上她们俩今天就准备炖鸡汤了。还好今天卓不凡来了,这才让这几只没跑掉的大波波捡回一条命。

“ε(┬┬﹏┬┬)3,我们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去他喵的荒岛求生!”

吃饱喝足的何美美决定一把火把庇护所给烧了,太tm气人了!

“阿蓉,你以后少看点那些有的没的!别只光看怎么求生,你倒是把最后脱险部分给看全了!!!”何美美那个气哟。

“两位姐姐,咱们出发吧。”

“行,走吧。咱们先去城镇补给一下吧。别回头大波波岛没吃的,咱们又来荒岛求生了!”

“孙子,你这两同伴是来搞笑的吗?可把爷爷我笑怀孕了!”

“系统爷爷,你就别笑了,你再笑我也忍不住了。”卓不凡一路憋笑也挺辛苦的。

“乖孙子,我刚收到消息,前两天大波波岛上来了一群人,看起来很像是人类的黑社会组织。据说手段极其残忍,那群大波波现在都被虐待的不成模样了。”

惊吓,这个世界这么危险的吗?竟然还有变态以虐待波波取乐的?

“真可怕,我还是先去青岩岛上休整休整再说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