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宗

第7章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人群陷入了片刻的沉寂。

数十秒钟后,几个脑袋灵光的市民如梦初醒,撒丫子向维也纳的方向狂奔。

以几人的离开的标志,短短几分钟内,近千人的市民队伍一哄而散,半数人奔向了城市的方向,寻找自己的家人,半数人则脱掉外套,疯狂捡起洒在地上的银币,兜着这些钱奔向四周的村落。

罗贝尔看向身边的教团将领,冲他努了努嘴。

“跟上他们,如果有人敢把钱偷藏回家,处理掉。”

对方低眉顺目,悄然率领一支骑兵团悄悄跟踪上那些拿钱离开的市民。

和胡斯教徒打过几年交道,从以死证道的扬·卡到八面玲珑的伊日,这些捷克人的心思,罗贝尔也仍猜不透。

如伊日所统领的“饼酒同领党”之名所言,胡斯派的核心教义在于对圣餐礼的修正。

天主教会恪守严格的禁酒令,理论上禁止非神职人员饮用酒精。虽然在政策落实中,平民的啤酒麦芽酒和贵族的酒窖都被“灵活的禁酒底线”所容许。但在正式举办圣餐礼时,普通信徒,哪怕是贵族,也仅被允许进食“耶稣之血肉”,即一小块面饼,仅有教士有资格享用耶稣之血液,美味的红葡萄酒。

扬·胡斯认为,教会对原教旨教义的修改无疑是对天主的背叛,他所提倡的“饼酒统领”,在圣餐礼中应当遵循信徒与教士统一的原则,共享美酒与薄饼。宗教礼仪与仪式组织是教会巩固核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约等于古代中国王朝的祭天仪式与天人感应,扬·胡斯的原教旨主义自然引起教廷的严重不满。

……其实他不太理解教皇的脑回路。

他在安科纳经历过不少次神学辩论,不代表他能理解教廷所坚守的每条底线。起码在圣餐礼上,他内心更偏向扬·胡斯的想法。信徒和教士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假如按照接近神的距离来决定人的地位,尼古拉五世现在就该跪在他面前三呼万岁。但事实是,哪怕他已经与神一对一沟通过数次,教皇依然会秉持“唯教宗可通神”的观点,把他当作异端绑上火刑架烧死——秩序,完全人造的概念,既不尊重事实,也不尊重逻辑,唯在语言叙事内可实现自洽。

遵循教义规范,死后便能赎罪、魂归天国。仿佛相信只要艰苦奋斗,天国就会降临人间那般,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没有逻辑也无需逻辑,唯一可确定的是,确确实实方便了支配者愚弄人民。

他本就不虔诚地信仰那套人定的规范,反而能比其他人更敏锐地剖开历史的真相:史书记录从一开始就故意偏离了主题,宗教改革是假,王国独立才是真。

或许扬·胡斯真的并没有此番的深意,但继承了其遗志的波西米亚人,其核心目标已从传播胡斯教义变为争取“捷克民族的独立”。倘若并非如此,则无法解释当年的胡斯战争为何爆发得规模如此之大,牵扯的利益如此之多,引起皇帝的反应如此之激烈。

被人所叙述的“由神制订”的秩序与规则,没有一条规则由神亲自制订。教廷是耶稣的圣徒所建,圣徒是人,会死。教义由一代代教皇主持编纂和修订,教皇也是人,会死。当东方的伊斯兰穆斯林将自家的教义修改至至善,制订井井有条的法律与规章时,天主教廷依然无视迫在眉睫的外部威胁,固步自封,实在让人上火着急。

可惜他人微言轻,挤在教廷与皇帝之间如履薄冰,纵有万般想法也无法实践。

如果梵蒂冈的那张教宗皇座由他落座,事情会不会变得截然不同呢?

事到如今思考这些还太遥远了。

将军率领的骑兵队在夜幕降临前归来,带回二十多个被绳索捆住的市民,被扔在草坪上瑟瑟发抖。

教团士兵粗暴地扒开他们的衣服,拿回了一袋袋银币,挨个人各赏了几鞭,大骂着将这些小偷轰走。

当夜幕降临时,更多市民已带着他们用钱币雇佣的劳工与随从回归建制。背对着夜色月光,这支膨胀的队伍隐入山林,消失无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