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太监

第411章 小皇后失踪

“……怪事了,难道小皇后不在?或者又把自己爽到昏迷了?”

魏武卒眼中闪过一抹古怪之色,却也没敢直接推门走进去,而是回到了慕容玥那里。

擅闯皇后寝殿可不是小罪,魏武卒就算再胆大包天也不敢轻易去做。

尤其魏武卒现在对小皇后也算有所了解,那小娘皮就是标准的一肚子坏水,天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装作不在,然后趁机会再玩弄他一把。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还是问问之前那几个宫女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行。

在审讯这方面,皇宫侍卫的手段当然远不如缉察监专业,甚至都不如玄鱼卫和大理寺那些家伙,但是对付几个武功并不算强的宫女,却也已经足够。

尤其还有姬蓉这位三品高手在,甚至都用不到动用多么凶残的手段,只要将她的真气化成细针状,直接打入到对方体内,就能让其好好的品味一下什么叫做万蚁噬心的滋味。

而想忍住这种痛苦,甚至和本身的武道修为都没有任何的关系,一切都在于忍耐力和意志力。

可这些宫女平日里跟着淳于萍耀武扬威惯了,生活也算过得相当滋润,根本就没经历过真正的苦头,所以姬蓉刚一动手,一群宫女就立马哭嚎求饶认怂。

只是从这些宫女口中得到一些信息之后,魏武卒等人的表情都变得怪异起来。

郑贵妃和小皇后处于天然的对立面,这一点毋庸置疑。

甚至,完全都可以用死对头来形容!

因为一旦等小皇帝真正登基掌权,肯定是要册立真正皇后的。

而现在小皇后虽然占据了皇后的名分,可实际上还并未举办大婚,当然也就没有册封。

这就意味着,郑贵妃同样也是有机会问鼎皇后宝座的,尤其她背后还是有个极其牛逼的老子。

所以从进宫开始,郑贵妃和小皇后就一直处于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之中。

这是一场标准的宫斗大戏,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赢家,郑贵妃和小皇后之间基本上属于旗鼓相当。

这种情况下,身为郑贵妃心腹一脉的女官势力,当然不可能好心的来保护小皇后的安危。

她们之所以守在这里,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监视,甚至是监禁!

目的,就是保证小皇后一直处于寝殿之中,最好能让其走不出寝殿!

淳于萍为何要下达这种有些大逆不道的命令,她们这些普通宫女当然不会清楚,但却知道这是郑贵妃的意志。

而这,对于她们便已经足够,老老实实的听命行事即可。

不过她们的身份毕竟低微,真彻底冒犯小皇后还是不敢的,所以也只是在听说小皇后在寝殿休息后,她们便守在了寝殿的门口,不再允许任何人进入。

虽然在坤宁宫里面还有几队皇宫侍卫,但因为双方的职权不同,也没办法将她们赶走。

直到,碰到了魏武卒这个行事百无禁忌的家伙……

“小魏公公,这样说来,小皇后应该就在寝殿内才对,可为什么不搭理你呢?”

确认这些宫女都没有说谎之后,慕容玥小脸上写满了疑惑的神色,不解的看向了魏武卒。

既然小皇后所谓的感染了风寒根本就是假的,那么就不可能听不到魏武卒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