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威军“穿省而过”,将原来四川省大大小小的军阀部队、全部解除了武装,当时只保留了杨森的定威军第二师,乔寿山的定威军第15师(后改为定威军山地师),其中杨森率部驻防昌都,威慑西藏内部的分裂势力。
但是,四川这个省份太……“奇葩”。
四川女性吃苦耐劳,家里、农活一把抓,男人反倒是无所事事,那么多军人返乡,好一点儿的打打小麻将、摆摆龙门阵,差一点儿的吃酒、闹事,还有的加入袍哥、称霸一方。
四川省长刘湘了解四川民风,知道长此以往袍哥势力做大后,必然追求更大的权势、威胁四川的安定,他采取一软一硬两种手段,打击不听话的袍哥势力,拉拢愿意接受政府管理的袍哥头目。
摆平了袍哥势力,可那些游手好闲的裁撤川军还得给他们找个出路、加以管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当兵。
原本吴佩孚就是把这些人组建成了好几个工兵师,可他们怕苦、怕累、怕死,一个个都开了小差,还不敢当“逃兵”抓他们,目前川汉铁路工地上、只剩两个工兵团在施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四川总算有些余钱了,中央政府又给拨了400万元钨金币、支持川汉铁路建设,刘湘报请中央批准,扩建四川省军,原本在家无所事事的那些闲汉、再次被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原则,工兵部队扩建到两个师,其他人宁愿只拿四分之一的军饷,也不愿去当又苦、又累、还危险的筑路工兵。
就这样,刘湘在四川各地组建了大大小小的64个“保安团”,总算是把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全给关到军营里面了,四川也因此又背上了不小的财政负担,不过从长远看,和平、安定的环境,对四川的发展更有利。
定威军两个师、加上两个工兵师,再加上74个保安团,四川省的总兵力达到了29万,刘湘说主要是省财政负担不起,对征兵年龄做了严格限制,否则,招50万也没问题。
陆军部的号召发出后,四川是第一批积极响应的,但附加条件也最多:需要给部队换装、需要给部队准备冬装、需要中央政府负担粮秣和军费,总之,川军只出得起人,当然,都是合格军人。
由于日本已经开始在国内动员50万人参军,中国也必须做好战事升级的准备。
陆军部军械司手头现有的武器,除了吴佩孚历次战争缴获的装备、主要是轻武器,足够武装15万军队,各个中央政府控制的兵工厂库存,几家兵工厂再加足马力生产,也能提供十万军队的装备需求。
陆军部军需厅库存有限,但全国军用、民间被服厂全部投入生产,两个半月也能做出适合东北严冬的棉衣、被服。
吴佩孚与蒋百里几番电报往来后,决定调乔寿山的山地师走水路,从重庆到武汉转乘火车赶往东北战场,另外再调川军20万出川抗战。
四川不通火车,水路运力有限,川军分两路不行出川:
一路到襄阳整补后、转乘火车北上。
一路到宝鸡整补后、转乘火车北上。
西藏政府由于分裂势力阻挠,迟迟没有表态,林森在昌都与藏族同胞相处的很融洽,昌都强巴林寺活佛知道日寇犯边、已经侵入中国东北后,决定亲往前线,为殉国的中国将士超度亡魂。
吴佩孚把这件事向蒋百里作了汇报,建议用最隆重的仪式迎接强巴林寺活佛,为了活佛的安全,请他入驻承德避暑山庄里面的黄庙,蒋百里向内阁汇报后、批准了吴佩孚的建议。
截至目前为止,中华民国又动员了40万军队前往东北参加抗战,但这些兵力快则十天半个月,慢则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抵达战场,他们都来不及参加东北抗战第一阶段的战斗了。
这其实是整场东北抗战最艰难地时刻,日军刚刚全部进入东北,兵锋正盛,又都是甲种常设兵团,定威军加上东北边防军、能与日寇一战,是因为中国军队都是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作战,抵消掉了日军一部分火力优势。
但是,东北各个战场能不能抵挡住日寇的“三板斧”,顽强的挡住日军的进攻,这,谁也不知道。
吴佩孚紧盯着地图,他还是觉得手上的机动兵力太少,于是吴佩孚又给蒋百里发去一封急电:
“速将8个补充兵团运到赤峰待命。”
张方严、董政国来劝吴佩孚去休息一会儿,没想到被他“扣留”了,吴佩孚指着地图问两人:
“你们认为日军会把主攻方向放在四平、赤峰、还是兴城?”
郑州。
郭玉屏在阿娅的女兵连陪同下,下了火车、就直扑火车站调度室,在阿娅的指挥下,女兵们把枪对准了值班的调度们,把他们一个个吓得够呛,一名不知所措的调度,经过郭玉屏同意,战战兢兢的打电话、把值班的副站长叫了过来。
郭玉屏质问副站长,为什么扣留吴佩孚的警卫团。
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的警卫团,又是在战时、谁敢扣留?
调度们均矢口否认。
郭玉屏报出“岳州水警团”的番号,调度们说这种地方治安部队、没有优先权,还是副站长打电话、层层上报,最后问到陆军部,这才知道“岳州水警团”就是吴佩孚的警卫团,车站方面立即表示,今晚一定编一趟专列,送“岳州水警团”和郭玉屏、阿娅她们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