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罗丽之花神法典

第198章 流光小界

可看他这反应……似乎会错意了?

不在同一频道交流的两人皆有些不满,天道瞥了她一眼,思忖间,忍不住叹了口气,罢了,有求于人,忍便忍了!

想着便接着刚刚说到的地方继续说道,“我是随着仙境的出现一起诞生的一抹意志,法则蕴育仙境的同时也顺带着将我一齐捎带着。后来老头发现了我,便让我当仙境这一半世界的天道了。

至于流光小界,就如同你上次处理幕天印的残骸看到的一样,现如今这方世界已经被无数世界意志沉睡的小世界包围住,靠老头根本无法脱困,流光小界现在只是将我们暂且困住,迟早有一日会卷土重来!”

天道,也就是叶罗天的脸色多了几分凝重。

叶罗丽仙境的天道,名叶罗天。说起天道的名字的来由也是颇为神奇,最开始天道是没有名字的,因为没有人称呼他,唯一一个和他有交流的人便是世界意志,而世界意志一般都唤他天道。

直到他心血来潮用一题精血创造出一个生命,加上当时流光小界虎视眈眈的原因,他视其为叶罗丽仙境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加上当时的那个女婴的确惹人怜爱,便将仙境之名赐予她。

叶罗丽——真正意义上的天道之女,仙境的王族公主,拥有当时宇宙神级别的花神的赐福和天道亲自为其打造的仙境最美的城堡花蕾堡。

这是当时的天道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本以为罗丽会如同他所预想的那样,一路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仙境女王。

女儿有了名字,身为其父,天道也开始为自己思索一个名字,于是,十分草率的叶罗天这个名字就产生了。

对于如今的结果,天道要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但毕竟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亲女儿,要说有多责怪,天道也是舍不得的。

花芜思索片刻,缓缓开口道,“这期间流光小界就没对你们做些什么?应当不太可能吧。”

花芜的神色带着几分锐利,直戳进天道带着几分躲闪的眸光里。

天道嘴角一瘪,罢了,说都说了,也不差这一点了……

“自然不可能,这期间流光小界也出过一次手,只不过是借他人之手。”

天道缓缓回想起那次近乎要将小世界毁灭近半的灾难,娓娓道来。

“那时的仙境,刚诞生不久,大多数法则权柄都在蕴育着属于自己的掌握权柄之人,像生命法则便蕴育出了如今的灵公主、星辰法则蕴育出星公主、各类气象法则风、雷、云、雾等等都蕴育着相应权柄的仙子……”

“你先等等!”花芜皱着眉打断天道的话,“你说生命法则蕴育出的灵公主?你确定,只有生命法则么?”

花芜的眸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流光,天道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无奈地说道。

“灵公主的确是个意外,生命与死亡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法则的蕴育过程中,死亡法则由于法则气息的吸引也横插了一杠,所以灵公主的确特殊,如你所想,她掌握两种法则权柄。只不过,介于两种法则的特殊性,灵公主无法完全掌握,不能让两种法则同时具象化。”

花芜的神色不无意外,这一点她早就猜到了,如今这一问,也不过是进一步确定了她心中的猜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