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律者

第180章 一封邮件

“该死!希望不是那个混蛋回来了!”

他对这个接收邮件功能是又爱又怕。

通过邮件接收,他能知道那个混蛋要害他,可根本无力反抗。

也是知道对方要去研学,他才能猜出自己获得一个月的缓冲期。

现在还有半个多月,华宋那边的布置远远没有完成,他真的不希望再接到那个混蛋的信息。

他点开邮件后,一道信息快速出现在脑海中。

[鉴于守律者777号候补清除两条害虫,其权限增加2点,现拥有权限41%!

力量:53

速度:36

体力:59

智力:61(+6)

运气:1

魅力:1

综合评价:五阶

技能:掠夺(残缺)!国术(暗劲),低级巡游,奋力一跃,局部硬化,低级快速再生

守律者技能:短距离行走,阅读,匿行,接收信息!

附:由于守律者777号候选拥有掠夺之术第12页,现临时增加一个清扫任务。

世界由于掠夺之书影响,已经陷入末世状态。

若是守律者777号能清扫其中的害虫,收回其中掠夺之书分页,,将获得将该世界转化为私人小世界的权利!]

“什么意思?”

周嬴一头雾水,这是谁给自己发的信息?竟然可以增加自己的守律者权限。

害虫!是指那些神明么?为什么要称为害虫?他们伤害了谁?肯定不是人类。

那个任务是怎么回事?坐标倒是清清楚楚出现在脑海中,可以随时前往。

让自己清除害虫,收回掠夺之书分页,就能将整个世界当成私人小世界!

谁发布的任务?这是不是个陷阱?真能当成私人小世界吗?……

周嬴这边在满心疑惑的思考问题,外界此时已经炸了锅。

之前审判之主被八岐大蛇撕碎时,一道上千米高的审判之主虚影显现出来,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化为虚无。

战场上,审判之主剩下的那些信徒,一个个都感到身体中的神力消失。

没有神力的他们,根本支撑不起身上那沉重的铠甲,一个个被压的倒在地上起身不能。

不过身体素质的削弱,比起他们信仰的崩溃可谓小巫见大巫。

一个个狂信徒审判者,直接抽出武器自裁,跟随他们的神明一起陨落。

而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审判之主神国,因为审判之主的陨落,神国开始快速枯萎缩小。

数百万审判之主的信徒惊慌失措,都好似失去了信念一般。

疯狂!嗜杀!暴虐!残忍!

他们心中最阴暗的情绪爆发,化为最疯狂的魔鬼,向所有活着的生灵发泄心中的绝望和愤怒。

除了上万名泛信徒侥幸逃出审判之主神国,其他审判之主的信徒都这场神陨中自相残杀而死。

绿神和大地之神都吓坏了,他们明白那是真神神格陨落的异象。

他们知道八岐大蛇吞噬审判之主,可最多以为夺走审判之主的神体。

没成想,八岐大蛇连审判之主的灵魂和真灵也一并撕碎。

这几乎是数千年来第一个陨落的真神,还是被神明一方自己杀死的真神。

“疯了!疯了!八岐大蛇疯了!”

“快走!绝对不能在这里待下去了!”

两神都是下位神明,神体被打碎都会彻底陨落。

见已经不死不灭的审判之主彻底陨落,他们也是吓得魂飞魄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