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时代暴兵,朱元璋惊了

第131章 小日子亡,收服宝岛东湾

此时的朱桂,正站在北海道的土地上,当然,目前这里已经不是小日子的北海道,而是大明的北海道。

而他此刻所处在的位置,正是海岛最南端的平倭城。

这也是朱桂在北海道上设置的三个州府之一。

此次百万大军,将分为四路,同时向小日子发动进攻。

而这里是最北方的一路!

朱桂站在海边,静静等待,等待时间到来。

他心潮澎湃,想想前世小日子对华夏做的种种,没想到今天自己找他们老祖宗来算账了!

“王爷,午时三刻已到。”

一名龙卫兵急迫汇报时间,所有人都变得紧张起来。

“渡海!”

朱桂拔出了佩剑,指天一吼,这时隐藏在四处的船只,便从各自海湾涌出,同时向海峡对面而去。

“什么,大明人竟然打来了?”

海峡对面,放哨的小日子大惊,自从朱桂占领了倭国附近的4个据点之后,他们也派遣了人员进行监视。

小规模渡海还不一定被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横渡必然被发现!

“快去报告领主,呃……”

那名负责放哨的小日子,已经被一箭封喉。

这自然是先一步被派到倭国,处理这些警戒哨的先遣队。

在先遣队处理完警戒哨后,大军登陆便再没有了任何顾虑。

人员不断的横渡,25万大军花了整整一昼夜,才算全部横渡完毕。

其他的三路大军,与朱桂亲帅的北海道这一路大致相同,都是采取了同样的办法。

“出征!”

大军横渡完毕,朱桂一声令下,25万虎狼之师便开始扫荡,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步伐!

而与此同时,足利和楠木这两个倭国枭雄,也同一时间收到了他们遭到袭击的消息!

他们都是同时向自己的手下问:“什么,对方竟然有25万大军?

那我们岂不是灭亡在顷刻之间?”

来汇报消息的士兵都是颤抖着说道:“将军,不是对方有25万大军,是对方的一路大军就有25万,而这样的大军总计有四路,总计100万啊啊啊!!!”

“四个25万,加起来100万的大军?”

足利和楠木听到这个消息,都无力的瘫坐在了椅子上。

这还让他们怎么打啊!

“我们倭国亡了!”

两人都同时喃喃的说出了一句话,没想到他们争来争去,争夺倭国的天下,最终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们都将死在大明的铁骑下!

杀!

杀!

杀!

百万大军势不可当,所到之处无论是小日子武士,还是普通小日子都被物理消灭!

最后朱桂亲率的25万大军,则是在下野地区,与足利义满慌张凑出的20万大军相遇。

这一点倒是让朱桂很是意外。

倭国和华夏的体制不同,他们的天皇多数情况都是傀儡,权力都在幕府大将军手中。

而此时倭国正处在南北朝,足利是北朝幕府将军,平时号称手下有十几万大军,但其实他直辖的也就四五万,其他都是他手下领主的军队。

没想到在面临亡国灭种的时候,他们竟然集结起了一支20万大军。

不过这都毫无用处。

20万小日子的大军,如何与精锐的远北军相比?

一个远北军差不多相当十个小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