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和刘玉兰去看过两边店铺的经营情况,一到饭点儿,店里就迅速上满了客人,尤其是火锅店,门前就没少过排队的人,搞的老两口想尝尝自家火锅是什么味儿都捞不着机会,秦淮如打算请公公婆婆去后边的小办公室里坐着吃顿饭,可是两人看着服务员忙的不可开交,不愿添麻烦,只好欣慰又遗憾的回家。
自从两边餐厅的经营走上正轨,周虎臣就进入了游手好闲的工作状态,餐厅每天需要的食材和其它东西相对固定,他只要赶早把东西放进库房,然后等着人来拉走,一天的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星期六吃晚饭的时候,周虎臣一家除了秦淮如在火锅店之外,其他十六口人都聚齐了,刘玉兰一边吃饭一边对周虎臣说:“那天我和你爸去火锅店看了一趟,生意还挺红火的,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涮菜,觉着怪馋人的,就是店里太忙,我们不好打扰,什么时候在家里做顿火锅,让我们也尝尝味儿。”
一桌人都赞同这个提议,周雨婷更是一个劲的点着头说:“我们单位的女同志都去吃过了,上班的时候那一通夸,我听着都想流口水,就是听她们说要排好久的队,我还在犹豫着什么时候去一趟,要不咱们明天吃一顿吧?”
家里现在做这个生意,吃顿火锅也不算麻烦,第二天上午十点,周虎臣忙完了库房的事情,下班回家时,车里装了十六个小锅和底料、固体酒精、食材、蘸料,吃火锅的东西一应俱全,一家老少齐上阵,把这些东西搬进餐厅,热热闹闹的准备起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选择了麻辣锅,一个个吃的满头大汗仍不肯停下筷子,家里女性成员发挥出的战斗力比男人都强悍,提前准备的一大桌食材硬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周雨荷打着饱嗝揉着肚子说:“好吃是好吃,就是夏天吃火锅太热了,等到冬天了,我觉着可以天天吃。”
周虎臣家开的四川火锅店,在这会儿的京城里应该算是独一家,其实火锅进京的时间比较早,晚清时就有四川商人把火锅引入了京城,只是燃料的问题始终是个麻烦,那时候用的是泥炉子烧碳火,炉子上再放上铜锅涮菜。
这种方式在南方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使是在冬天,一样可以敞着门窗吃火锅,但是在北方就麻烦了,密闭的房间里,用这种方式吃火锅危险性太大,而且给炉子里加碳也很不方便,所以京城流行的是东来顺那样带小烟囱的铜火锅。
在燃料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四川火锅始终在北方流行不起来,第一拨要等到液化气罐普及,客人们为了美食,心惊胆颤的守着个煤气罐吃饭,随后发展到安全又卫生的固体酒精,让顾客享用美食的时候,再没有后顾之忧,最后是电磁炉的使用,好处就不用列举了,大多数的火锅店都在用。
周虎臣当初打算开火锅店时也被燃料所困扰,现在北京的煤气罐还没普及,有很多平房依旧在烧蜂窝煤,姑娘跟人谈婚论嫁时都会装作若无其事问一句“你家做饭用的是煤气罐吗?”这都成了结婚的加分项了,可见这时煤气罐的紧俏,他想一下申请十几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