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边十几个县,遍地种满红薯,民户们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很快,种红薯的热潮席卷整个江南地区。
户部的官员上奏:\红薯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1000万亩大关,需要奖励2000万两银子。\
朱允熥大笔一挥:\准。\
户部的官员看到朱批,全都傻眼了,存银虽多,但也耐不住这样造啊!
朱椿拿着户部的公文,找到朱允熥,问道:\皇上重奖红薯种植的政策,将来还打算继续吗?\
朱允熥不假思索,\当然还要继续!\
朱椿:\很多麦田都改种红薯了。\
朱允熥笑道:\这有何不可?红薯产量比稻子产量高出20倍。\
朱椿苦笑,\朝廷还按100文钱一石的价格兜底收购吗?\
\按!\
\皇上算过需要多少银子吗?\
朱允熥:\4000万两。\
朱椿:\如此一来,朝廷多年积攒的存银,两年就空了!\
朱允熥:\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石见银每年输入2000万,南美洲还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和银矿。
现在有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正好把大量的存银投入到民间。老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会花在衣食住行上。
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无敌于天下。\
朱椿觉得有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明年后年还这样推行红薯吗?\
朱允熥笑道:\两年之后,朝廷再照此法推广玉米。玉米的产量也不错,而且极易贮存。\
朱椿:\臣总觉得红薯存太多了,终究不是办法。红薯吃多了气胀腹胀,只能在闹饥荒的时候才能当主粮。\
朱允熥从案上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朱椿,\十一叔,你看看。\
朱椿从头看了一遍,是郭英写的。
原来郭英遵照朝廷指示,坚守雁门关拒不出战,阿鲁台在雁门关下叫嚣七天后就撑不住了,要与郭英和谈。
郭英回复阿鲁台说,仗都没开始打,有什么好谈的。
阿鲁台认怂了,说蒙古大旱,颗粒无收,连草都枯死了,瓦剌部七十多万人己经快断粮了,向大明朝廷称臣,请求粮食援助,云云。
朱允熥问道:\十一叔以为如何?该怎样答复阿鲁台?\
朱椿沉吟半晌,道:
\瓦剌人毫无信义,缺粮就南下抢劫,抢不到就低三下四借,一旦吃饱了就翻脸不认人反咬一口,这样的事以前就有过。
依臣愚见,不如趁瓦剌缺粮,命郭英率军出关将他们一举荡平永绝后患。\
朱允熥道:
\朕也这样想过。但朝廷能将瓦剌人全杀光吗?就算将瓦剌人全杀光了,能将鞑靼人全杀光吗?就算瓦剌人鞑靼人全杀光了,还有兀良哈部。就算兀良哈部也杀光了,还有女真人。杀来杀去,旷日持久,何日是个头啊?\
朱椿良久道:\皇上有何良策?\
朱允熥道:\蒙古各部一向缺粮,现在朝廷握有大量粮食,可以以粮食为武器,分化瓦解蒙古各部。
瓦剌部撑死70万人口,按每人每年5石粮食算,一年不过消耗350万石粮食。朕想把瓦剌人养起来……\
朱椿惊道:\咱们和瓦刺人是有血海深仇的,养他们还不如养一窝白眼狼呢。\
朱允熥道:
\并不是白养他们。
养他们的条件是让他们发兵攻打阿鲁台!
朝廷不论打马哈木,还是打阿鲁台,流的都是大明将士的血。
现在把马哈木当狗养起来,让他去咬阿鲁台,大明将士的血就不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