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410章 百姓载歌载舞!和宋大人比,咱们的县令就是阿斗!

宋隐见状笑了。

“微臣办事,皇上只管放一百个心。”

看宋隐笑的阳光灿烂,朱元璋顿时气不打一处出,恨不得抬脚给他一脚。

这王八蛋,没准儿心里还憋着其他奸计呢!

不过朱元璋觉得,现在跟宋隐相处,他仿佛找到了方法似的,得心应手。

主要是朱元璋在宋隐身上,没有看到他对朝廷不利的举动。

这也是朱元璋较为放心宋隐的地方。

所以说,朱元璋仍然在提防宋隐,但相较于其他大臣,朱元璋反而更信任宋隐一些。

朱元璋默许后,宋隐回去立刻操办起来。

只是这一次要组建的国企太多,光是岗位至少上千人。

这些国企看起来大同小异,但涉及的行业不同,因此权力作用等各方面也都不同。

瞬间,整个户部进入紧张的忙碌当中。

国企不但关系到国家经济,而且也是一项面子工程。

所以早朝时,众人对此事慎之又慎,直到退朝时还没有最后拍板,户部联合各部门继续完善及打磨。

大明现在全面发展出海贸易,国企可以从中承接一笔可观的利润。

当然,在赚钱的同时,避免不了地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面对不同的国家。

自从宋隐提出再打造几个国企后,接下来一周早朝的重点都是在商议这个事情。

从人员配备到官职及俸禄多少,大小细节全部都得详加考虑。

过程虽然麻烦,但却日趋完善。

今日又到了早朝时间,文武百官纷纷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建立国企,事实上也是帮朝廷分担了工作,变相地给六部增加人手。

经过长达十天的仔细打磨后,现在各细节几乎都完善了起来。

“皇上,打造国企,乃是建国以来重要的一个决策。”

“建立国企,可以让大明早日走向辉煌,此乃大明的千古基业啊!”

“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打磨,现已成型,恳请皇上定夺。”

看到一个个大臣都兴奋地上奏,朱元璋有点头痛。

这段时间每日上朝,都是在商议国企的事情。

天天重复一件事,以至于朱元璋觉得比每日处理繁杂的政务还要麻烦。

现在看到一个个大臣都如此地跃跃欲试,朱元璋更是皱眉。

当年修建山海关长城的时候,文武百官也直说是打造大明的千古基业。

现在建个国企也是千古基业,就不能换个新鲜的理由吗?

无语归无语,但还是得表态。

毕竟这个事情都已经讨论十来天了,既然文武百官都没意见,那就这样吧!

“诸位爱卿既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此次筹建国企负责人由户部上书宋隐负责。”

“宋隐务必协调安排好各项事务,国企建立后尽快开展相应工作。”

朱元璋一锤定音,意味着成立这几个国企板上钉钉。

经过长达快半个月的讨论,商定组建大明二建、大明牧业局、大明粮局,及大明工业设计局等多个国企。

同时,大明将通过组建起来的国企,开始对大明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建设。

这个工程无疑非常浩大,可以说是修建长城后,大明最大的工程。

再配合全面开放海域,修建港口,城乡交通达到路路通等措施,全面发展大明经济。

这些利国利民的措施发布之后,各州府百姓瞬间激动得载歌载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