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62章 咱不仅要修,而且要传承千秋万代!

宋隐的计划开始执行,所有北平官员都紧锣密鼓地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北平的锦衣卫也将这边的消息传回朝廷。

应天府,金銮殿。

“修建万里长城?宋隐又要搞什么玩意?”

看到锦衣卫传回的消息,朱元璋一脸好奇。

“回皇上,宋隐说要建一个万里长城,形成一道永久的防线,保护咱大明北平的边境!”

“此乃国家大计!”

赵昌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地说道。

北平的消息,身为六部官员,自然早就知道了。

建造一个永久性的万里长城,子孙万代说到长城时,就想到大明的万里长城,此乃千秋伟业!

宋隐的决定,文武百官都无比的震撼。

“宋隐的想法,实在是奠基我大明的千古基业,这样的长城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大明的标志。”

“皇上,臣以为朝廷必须要全力支持。”

“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必须要做!”

宋隐此举,获得文武百官的一致认可。

建造万里长城,是大明开国至今,最为壮观的一个项目。

“况且宋隐还说,长城的维护将会世代进行,所有的商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打造这个不朽的奇迹!”

“这样一来,咱大明的子孙后代都会持续下去,万里长城永不倒,必定是大明腾达的契机。”

看到文武百官如此激昂慷慨得发表他们的感想,仿佛他们正是劳苦功高,修建长城的一员,朱元璋的脸色顿时都黑了。

收到锦衣卫的消息时,他确实很震惊,得知宋隐的想法后,他更是震撼到无以复加。

但不知何故,由文武百官说出这些话来,朱元璋心里却觉得不舒服。

尤其这个赵昌。

这王八蛋,宋隐对福建进行全面改造时,数不胜数的百姓涌进福建,导致大明朝各州府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

那时赵昌就颂扬大明必将繁荣昌盛,来敷衍自己。

现在又是搬出这套说辞。

咱怎么有种他在朝堂上替宋隐打掩护的感觉。

难不成,宋隐已经将他这个书户部尚书收买了?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修建万里长城的计划,朱元璋还是动心了。

中原大地,千百年来群雄逐鹿,可能一统的屈指可数。

无论是占地为王,还是统一中原的皇帝,哪个不想在位时,缔造出一个旷世传说?

谁不想将一段佳话留存后世,世世代代?

此时此刻,一个来自被他认定为贪官的人,一个来自让他无比防备,警戒的臣子做到了。

而不是他这个大明天子想出来的。

如此结果,朱元璋心里显然无法接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