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五段人生,五倍精彩

第202章 发现监视者

远处忙碌的村庄,就是自己要毁灭的目标吗?

那些为了生存而熬夜工作的村民,就是自己要杀的人吗?

真的不想这样做。

怪不得鬼一郎大人会专门教导我们克制感情。

心有所想,板仓滉的脸色也有所变化,被身旁的两位队友发现。

“为了安全,我们两个负责主攻,板仓滉你藏在暗处,如果这里有强敌,你掩护我们撤退。”

开口的是一个小麦色皮肤的女忍者,大概三十多岁,叫做静流丸,是曾经的雾忍叛忍。

她叛逃前和照美冥见过几次,有着一定的情谊。

出发前,照美冥拜托她照顾一下板仓滉。

既然决定回归雾忍,她就要为未来考虑,也希望能交好豪族出身的照美冥,所以答应了下来。

作为资深忍者,她扫了一眼板仓滉的表情,就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

一个幼稚的雏儿,矫揉造作而已,那就让他待着分润功劳就好。

如果这里没有强敌,他们两个就能解决。

如果有了强敌,他们也会立刻撤退,根本不会硬拼。

有没有这个小子问题都不大。

在静流丸的心里,板仓滉就是个刷战功的关系户,或者是为别人刷战功的工具人。

板仓滉听到这句话,没有被轻视的愤怒感,更没有想着用杀人来表示自己的无畏之心,反而平静的点点头答应下来。

在他心里,并不觉得这是他的任务,何必为了雾忍的利益杀人。

他一心想着找机会脱身,只是身旁两人看似不在意,却总是若有若无的监视着他,一路上找不到机会而已。

除了板仓滉和静流丸,还有一个人叫做树理,是一个专门猎杀叛忍的赏金猎人。

他全程看着这一切,没有说一句话。

简单制定了计划,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静流丸和树理光明正大冲向了村庄,而板仓滉隐藏身形,默默追随。

这个时候,鬼一郎终于找到了这里。

“板仓滉这个小子真是能跑啊,差点就跟丢他了。”

鬼一郎站在茂密的芦苇丛中,看着冲进村子的两人,准备找机会干掉他们把板仓滉带走。

很快,村子里出现了厮杀的声音,火焰点燃了一座座建筑。

“嗯,看来这里没有木叶的埋伏,我可以出手了。”

鬼一郎观察了几分钟,确认周围没有其他危险后,分出五个影分身就要发起进攻,却突然看到村子北方的林子里,孤零零的飞起一只飞鸟,闪着翅膀飞向遥远的夜空。

鬼一郎再次潜伏下来,目光中充满警惕。

“深夜之中孤鸟远飞,那林子里可能有问题!”

为了自己的安全,鬼一郎让影分身去查看一下。

如果是虚惊一场,那就该干嘛干嘛。

如果确实有问题,那就再做他算。

五个影分身四散而出,在各种阴影中前进,尽量不被月光照到,从不同方向进入了树林。

没多久,一名影分身就看到了一名忍者。

只不过,这忍者没有任何忍村的护额,看不出是什么分身,只是蹲在树枝上,遥望着远处的村庄。

“果然有情况,先把信息传回本体。”

很快,鬼一郎得到了影分身的情报,立刻进入树林。

确认周围没有其他敌人后,鬼一郎发动了偷袭,一下子将沾染毒药的苦无刺入这人的后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