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赫雇了艘船带他到了吕宋,他在吕宋堆了整整三大仓库的货物,有香料、火器、阿拉伯马,甚至还有狮子和犀牛。毕竟自己倾其所有才好不容易换来了这条商路,那不得马上就要赚他个底朝天啊。
这些货物整整装满了十条大船,浩浩荡荡的就开往泉州。萨拉赫的船队中有三条重型三角帆船,阿拉伯人发明的这种三角帆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逆风中行驶(这个船可是后来西欧人横行大西洋的风帆战舰的前身)。虽然排水量只一百来吨,但是除了大明宝船,其他常用船只遇上这样的重型战船,基本上就和巨石强森遇上武大郎差不多。
满心欢喜的萨拉赫带着船队航行在小琉球(台湾)南部海域的时候,突然遇上了一支由三十条福船组成的船队。鲁密人发现了这支不怀好意的船队,正扬帆迎风全速的朝自己奔来。
萨拉赫通过望远镜观察了一阵,心里咯噔一下:这不会遇上海盗了吧。他立刻命三条大型的三角帆船行驶在外围,保护另外的七条小商船。同时命旗手向对方打旗语问候,没想到这支船队不理不睬,直突突的冲了上来。
鲁密人的船上,响起了号角。大炮被推出舱门,他们要准备应战了。这些海盗貌似还没有打劫过鲁密人的船,还不知道这些三角帆船的厉害。
众所周知中国人为世界造船技术贡献了最重要的两项技术:指南针、水密隔舱。这些技术是中国人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再传给欧洲人。然而到了大航海时期,西欧人却用两三百吨的小船横渡了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不得不说欧洲人造出来的这种帆船才是风帆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东亚的船,无论大小,都是一面整帆,其实这与东亚的季风洋流脱不了干系。由于季风洋流的原因,我国秋冬吹西北风,春夏东南风,看郑和的船队,往往是秋冬季出发,航线顺风向南行驶,第二年返航正直春夏,海船向北,顺风顺水,回到大明。
由于季风洋流,东亚的船往往不需要很复杂的风帆结构。
反观阿拉伯和欧洲那就是另外一个场景,波涛汹涌的印度洋,惊涛骇浪的大西洋。恶劣的海洋气候,让他们没办法用一面简简单单的大帆来使船只推进。所以为了驭风而行,精明的阿拉伯人率先发明这种三角帆船。
从此阿拉伯人便横行地中海,那个时候的欧洲战船面对阿拉伯人的三角帆船毫无办法,它有着能够完美利用风向的大型三角帆,即使在逆风的状态下也能拥有极高的航速,使得它们能够很快摆脱地中海海军的追击
所以八至十二世纪,北非的海盗贩卖的奴隶可不是黑非洲的黑叔叔们,而是地中海沿岸的欧洲人。
这种帆船的风帆能够随着风向改变不同角度,从而捕获能够使船向前行驶的风能。欧洲人更是在这个技术上,不断的更新迭代,最终造出了风帆战船的巅峰:高达三千吨排水量的风帆战列舰。
明末的时候,国姓爷的老爹郑芝龙曾经尝试过,学习荷兰人建造这种欧式的风帆战舰,还未成型,就被荷兰人给破坏了。或许这就是我们离风帆战舰最接近的一次。
萨拉赫的船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面对数量远高于自己的对手,他们毫不胆怯。要知道这帮“回回佬”在地中海抢劫的时候,我们东渡日本还会被吹到越南去(阿倍仲麻吕回国)。论航海实力,我们比阿拉伯人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鲁密人的三艘三角帆船率先开火,随即脱离船队,开始迂回海盗的侧后。这帮海盗完全被鲁密人战船的机动性给吓愣住了。只要他们转舵,然后改变风帆的方向,无论顺风逆风,船都可以鼓风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