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第35章 大明的改革开放1

周忱还没有回京,而朱祁镇的脑袋里早已经储存了N个政策想要和这位理财专家商量了。上一世的朱祁镇去土木堡之前,国家财政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济问题就是大明的顽疾。一直伴随着这个庞大帝国从生到死。

而祸根就源于开国之初,朱元璋把“白银”从流通货币的序列中给剔除。洪武八年朝廷发行“大明宝钞”,大力推行纸币,朱老大天真的认为,经济市场会按他的要求,执行以宝钞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政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贵金属的兜底,印出来的“大明宝钞”就是一堆废纸。百姓不是傻子,“大明宝钞”除了造成明初全国疯狂的通货膨胀,就没有产生过任何一点正向的价值。所以无论朝廷如何制定刑罚,“大明宝钞”都无法很好的执行。

再加上铜矿的稀缺,造成明初铜的价值也远远超过了铜币本身的价值。

同样一斤铜,制成“洪武通宝”只能买三头牛,但是直接用一斤铜锭却可以换回五头牛,老百姓又不傻,把铜币熔成铜锭就能提高价值,那么谁还会傻傻的去用铜币呢。把铜币熔炼成铜锭存在家里坐等涨价不好吗。

由于货币的缺乏,导致明初的经济贸易一下子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石器时代。

到了朱老四,又是北征蒙古又是南下西洋,每一项都是花钱的事情。郑和七下西洋,去西洋各国做贸易的时候,指望三宝太监用兜里厚厚的一沓“大明宝钞”,就能把别人的货物给“买”过来吗?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抢,至少还不带侮辱性。

所以到了永乐年间,白银表面上还属于非法货币,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对内的赏赐,还是对外的贸易,都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白银。而朱老四这种狠人中的王者也是简单粗暴,既然国家缺白银,那就把全国银矿都收归国有。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这些山区的百姓本就不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样一搞,完全就是断了大家的活路。所以偷偷私采白银的事情屡屡发生。

比狠人还多一点的狼人朱棣,当然不可能放任不管。朝廷下达了各种刑罚来严惩私自采矿。然而就如同当初管仲在齐国实行盐、铁专营开始,两千年来私盐贩卖就一直没有被禁止过。

四百年后的欧罗巴州思想家马子曰:“三倍的利润,商人就敢冒杀头的风险。”这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市场的规律。银矿就摆在那,凭什么不让挖。渐渐的大量的流民,涌入浙江、福建、江西交接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盗采银矿。

而地方官吏也拿这些盗采组织毫无办法,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当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平衡就此达成,一切都基于大明开国以来制定的这个畸形的货币制度。

这种平衡一直维护到了正统七年,经过三次南征麓川的战争,大明的财政早已枯竭,为了维护高昂的军费开销,朝廷开始对银矿地区的盗采组织开始清理。正应了思想家马子的那句话,浙江、福建就此爆发了祸害东南六年之久的:叶宗留、邓茂七大起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别人穿越都是王侯将相,轮到王浩时他却穿成了拥兵三十,臣民二百人的大梁国太子。更离谱的是大梁国还对大明国宣战了。在经历了一番国战后,先帝驾崩,大梁国灭。太子王浩只能和文武大臣们战略转进。宰相苟步励:“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臣定当全力辅佐太子陛下。”征虏将军胡屠户挥舞着杀猪刀:“太子放心,有我胡一刀在,定能保护陛下安危。”虎威将军张玉山拉过来一个美貌女子:“太子陛下,你看我给你掳过来什么大宝贝?”王
灰烬骑士s17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朱景穿越到洪武三十一年,见到风烛残年的洪武大帝,进献《明史》,成为忘年交。只不过通过《明史》,了解到自己的好圣孙朱允炆只做了四年安乐皇帝,就被老四给废了。老四朱棣,算得上最能打的皇帝,但是因为过于沉溺于大战,搞的国库虚空。吃货孙子朱高炽,因为喜欢吃,在位一年不到就因为肥胖和劳累过度而死。能文能武的重孙朱瞻基,喜好玩蟋蟀,人称蟋蟀皇帝!大明战神朱祁镇,差点以一己之力,毁掉大明万世不朽基业。.....
大奉不良人
大乾贵婿
大乾贵婿
大乾末年,天下纷乱。外有异族南侵,内有党争起义,王朝的命运宛若即将凋零的风中残烛。当江山逐渐沦陷,当生灵开始涂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屈辱与变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在平静的苏州城,一个穿越而来的赘婿,却只想好好享受这一世他那悠闲清淡的人生。
东有扶苏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
红掌清波.QD
明郑1652
明郑1652
永历六年,西元1652年,大西军出滇,连战连胜,复地千里,天下震动,掀起了第二次抗清高潮。同年,闽南漳州,亦是风起云涌,在前一年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之后,郑成功亲统大军合围漳州城,郑军声势日益高涨,俨然成为了东南抗清的主力。不过,就在清军固山额真金砺率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东南再次陷入危局之际,作为郑军领袖的郑成功却忽然病倒了,军中甚
胜者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