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第6章 宽河之战1

宣德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皇帝亲率蹇义、夏原吉、杨荣、杨溥等众臣从京师出发,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分领三万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北上,九月初到达明朝九边之一的蓟州。

军至石门驿,正碰上喜峰口守将的信使:兀良哈骑兵约一万人已经侵入了大宁卫,前锋两千人已经到达会州。来得真巧,朱瞻基不免有些兴奋,我这刚刚来巡边,就遇上了你们这帮鞑子,这不正好落到枪口上了嘛。

“现在兀良哈的前锋已经到了会州,这帮鞑子我们一个都不能放过。”朱瞻基威严的坐在大帐中,扫视着台下各位文臣武将。皇上的话已经定下了基调,接下来就看各位发挥了。

英国公张辅地位最高,他赶紧接过皇上的话,“我军新到不宜速战,我建议把大军辎重屯驻遵化,先派精锐骑兵前出喜峰口游弋,伺机交战,先探探兀良哈的虚实。”

丰城侯李贤也赞同张辅的观点;“兀良哈原来一直随我军作战,对我军战术颇为了解,这次他们能集结万人的军队,不知有何目的。如果只是劫掠边境,那我们就一鼓作气把他们击败,若是他们和瓦剌联合,我们就要注意大同一线的情况了。”

兵部侍郎王骥站在一旁,等李贤话音刚落,他便说道:“兀良哈最近几年不停的骚扰劫掠广宁卫到大宁卫一带。大同方面并未发现瓦剌有所异动,这次兀良哈一定是单独行动,我军应该趁机迅速击溃这帮鞑子。”

朱瞻基望了望杨荣,这位被称为“挥筋游刃,遇事立断”的大学士正埋头思考着。爷爷朱棣给自己留下的这些文臣中,唯独杨荣最为突出,性格机警、通情达理,善于察言观色,能出谋划策,又能决断。所以通常遇上边事,皇上都要和杨荣商量。

这次巡边,朱瞻基特地带上身为工部尚书的杨荣。

“杨尚书有何建议啊?”

杨荣不紧不慢的抬起头,给皇上做了一个揖,说道:“我军辎重太多不宜出关,大军屯驻遵化以备后援。兀良哈的骑兵肯定还不知我大军北上,皇上可派精锐骑兵突击敌军,敌军必然溃败。”

朱瞻基的脸上瞬间透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朕正有此意,我军巡边之事,兀良哈肯定还不知道,只要我军精锐突然进攻,鞑子们肯定会溃败。”

接着朱瞻基果断的下达了命令:西宁候宋瑛、武定候郭玹、丰城候李贤等人率领大军屯驻遵化,随时准备出关作战。皇上自己亲率三千精锐骑兵,每人配两匹马,带十日的口粮,出关迎敌。

这帮鞑子就是久了没收拾了,这次让你们见识见识,来自大明皇帝的天降正义。

九月初二,宣德皇帝带着张辅、薛禄、杨荣等人,率领着三千铁骑悄悄的从喜峰口越出长城,一路向东搜寻着兀良哈的骑兵。

终于在九月初六的傍晚,明军在宽河与敌军相遇。一堆堆的篝火旁,这些蒙古骑士们正喝着马奶酒,吃着烤羊肉,马儿也还在河边悠闲的喝水吃草。

皇上与身边的张辅相互看了一眼,“事不宜迟,文弼你带一千人从侧面迂回,我从正面突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别人穿越都是王侯将相,轮到王浩时他却穿成了拥兵三十,臣民二百人的大梁国太子。更离谱的是大梁国还对大明国宣战了。在经历了一番国战后,先帝驾崩,大梁国灭。太子王浩只能和文武大臣们战略转进。宰相苟步励:“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臣定当全力辅佐太子陛下。”征虏将军胡屠户挥舞着杀猪刀:“太子放心,有我胡一刀在,定能保护陛下安危。”虎威将军张玉山拉过来一个美貌女子:“太子陛下,你看我给你掳过来什么大宝贝?”王
灰烬骑士s17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朱景穿越到洪武三十一年,见到风烛残年的洪武大帝,进献《明史》,成为忘年交。只不过通过《明史》,了解到自己的好圣孙朱允炆只做了四年安乐皇帝,就被老四给废了。老四朱棣,算得上最能打的皇帝,但是因为过于沉溺于大战,搞的国库虚空。吃货孙子朱高炽,因为喜欢吃,在位一年不到就因为肥胖和劳累过度而死。能文能武的重孙朱瞻基,喜好玩蟋蟀,人称蟋蟀皇帝!大明战神朱祁镇,差点以一己之力,毁掉大明万世不朽基业。.....
大奉不良人
大乾贵婿
大乾贵婿
大乾末年,天下纷乱。外有异族南侵,内有党争起义,王朝的命运宛若即将凋零的风中残烛。当江山逐渐沦陷,当生灵开始涂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屈辱与变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在平静的苏州城,一个穿越而来的赘婿,却只想好好享受这一世他那悠闲清淡的人生。
东有扶苏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
红掌清波.QD
明郑1652
明郑1652
永历六年,西元1652年,大西军出滇,连战连胜,复地千里,天下震动,掀起了第二次抗清高潮。同年,闽南漳州,亦是风起云涌,在前一年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之后,郑成功亲统大军合围漳州城,郑军声势日益高涨,俨然成为了东南抗清的主力。不过,就在清军固山额真金砺率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东南再次陷入危局之际,作为郑军领袖的郑成功却忽然病倒了,军中甚
胜者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