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胥吏实录

第459章 营造(6)

曹休回到北河口镇营地后,将从林威那里得到的手稿给了二哥曹伦,然后就拉着几个工匠开始测试木轨轨道的铺设。虽然阴干木材的土窖还在建设中,但是李万斛依曹休的命令从上游的船厂买回来不少已经阴干的木头。

当然这船厂属于官方船厂,是李万斛拿着知县林威的手书才能买到这些阴干好的木材的。木轨轨道建造的技术不难,先将地面整平夯实后,再把枕木按固定距离铺好,然后埋上沙石固定后,再将笔直的木轨铺在枕木上。没有铁钉,可以用结构和增加固定性。

建造的难点在于怎么保持枕木按固定距离铺设、木轨怎么按两条轨道平行、以及怎么克服热胀冷缩对轨道的影响。

保持固定距离和保持轨道固定间距平行,做惯了家具的木匠都有自己的办法,曹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用统一的方法和统一的工具来就行了。而克服热胀冷缩,除了按后世的每条轨道间间隔一定宽度外,就是依靠被阴干的木材的特性了。

接下来的日子,曹休除了每日关注土窖阴干树木的技术和钢材特性的验证外,就每日带着人出门去各轨道经过的各乡镇征收田地。

按大乾朝的惯例,贫民的田地直接征收,然后随便给他们一些补偿就是。而乡绅的田地则尽力用同等的土地更换,只有有权有势的豪绅才能的获得多余损失的赔偿。

可林威来镇安所谋甚深,且原本他计划是挖运河的,所以调集的资源也多。现在改用木轨轨道了,那么就能省下不少的资源。林威直接大手一挥,让曹休补贴贫民的时候多补贴一些。

当然,这过手的财富曹休不可能让他白白溜走,在他勘察规划路线时,就已经让家中的仆人借用他人名头买下了不少的土地。

这样做赔偿账目的时候,这些田地就按顶格赔偿。更重要的是,现在是夏收时节,曹休从下面收地的时候,是让田地的主人将庄稼收走的,但是登记赔偿时却再赔偿里增加了损坏庄稼的赔偿。这样来回一倒腾,一亩价值十五两的良田,曹休用十六两 收过来,或者从别的地方拿地兑换后,却在营地的账目上拿走了三十五两银子!

经过小胡庄的时候,曹休直接跳过了小胡庄,还没得到林威长辈的回信,曹休不会主动去触小胡庄的霉头的。大不了最后动用些歪招就是了。

从县城到北河口镇的河边,有二十多里路,双向木轨轨道加上路基差不多要二十多米的宽度。不过为了木轨轨道上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着想,曹休给轨道两边规划了十多米的空地。也就说轨道建设时需要征收五十米宽的土地,而二十多里的长度,大概就需要征收一千亩的田地。

林威直接给曹休拨付了征地款四万两。

普通良田的征收标准林威给曹休的上限是三十五两,一千亩理论上需要三万五千两就够了。

可是,这一路除了经过良田外,还有可能经过村庄房屋,房屋的征收补偿标准要比良田高的多。更重要的是还有可能经过一些坟墓,要让普通乡民移坟就需要支付更高的补偿了。

不过,大乾朝的普通百姓对书吏帮役都十分恐惧。曹休派人去征集时,普通乡民没谁敢提额外的条件,都痛痛快快的在拆迁文书上按了手印。

而这征收补偿之事涉及知县林威的名声,曹休不敢加于他人之手,都是自己亲自发放的。当然,为了鼓励去办理拆迁文书的衙役,曹休给他们每签下一亩地给一两银子的奖励。当然这个钱也是从补偿款里拿出来的,所以普通乡民拿到的补偿是每亩二十九两。

毕竟曹休亲自发放补偿款这么辛苦,拿一些手续费也是应该的!

普通良田也就是十到十五两的样子,能从县衙拿到二十九两,乡民都十分高兴,不会纠结实际最高可以拿到三十五两了。

一直等到六月份,农忙结束,曹休才从县衙林威那里,以及张家送来的书信。然后拿着书信就去拜见了小胡庄的胡老太爷。

胡老太爷也不是讲道理的人,看到曹休辗转拿到的外孙的书信,就痛痛快快的在拆迁文书上签了字。

小胡庄需要征收良田五十亩,房屋两栋,普通乡民的坟墓十二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都夜行
神都夜行
玩世不恭小侦探穿越煌煌大唐左手寻踪搜迹,右手顺藤摸瓜睁眼看到蛛丝马迹,闭眼推理扑朔迷离兜里虽无钱,却会招蜂引蝶腰间虽挂刀,只斩悍匪凶徒武后:你想讨个什么官?我想与你平分天下这大唐白天是你的夜晚是我的!
不可不戒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