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佣一愣,没太听懂曹休的意思,不过也不好意思继续问,便打了两句哈哈。
两个人相伴往县衙的方向走去,路上闲聊曹佣有意没意的往曹休身份上引。曹休便告诉了他,由于前任知县赏识,自己已经从书吏帮役成为正式书吏了,只不过从刑房转到了工房而已。
曹佣闻言感慨曹休真的是能力超强,能从书吏帮役成为正式书吏,可是许多县衙书吏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曹休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做到了,不是能力超强是什么?
曹休哈哈一笑,略过尴尬不提。
曹佣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问曹休,他在刑房还有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其他可以接触到刑房经承甚至县丞大老爷的关系。
曹休也不好意思直接显摆刑房经承乐勇,自己以舅称之。便问曹佣可是有什么事需要到衙门运转的?
曹佣扭捏了一下,不好意思的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原来是曹佣自觉科举之路坎坷,自己中举希望渺茫,不得已想转行做讼师。
讼师又名状师,是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
为了减少诉讼,好显得正清廉明,所以各级府衙都有上诉先打杀威棒的惯例,好让百姓遇事不要诉讼。可是百姓穷苦,总会遇到不得不诉讼的时候,而且普通百姓一般都身体羸弱,受不了杀威棒。
恰好秀才有见官不跪、免于受刑的特权,同时根据儒家经义,秀才也有教化百姓的义务。所以就形成了了秀才可以替百姓诉讼的法理和资本。
也就导致大乾朝开国几十年后,一些无心科举或者无力科举的秀才成为了专门替人写状纸、替人诉讼的现象。
不过,讼师毕竟是读书人中不成功的一部分人,也会受其他读书人鄙视,所以成为讼师的秀才,开始时总会有些羞愧感。
不过曹休对讼师却没有什么鄙视感,毕竟自己可是在读书人眼中更为粗鄙的胥吏啊。而且讼师和胥吏也多是沆瀣一气,一同利用胥吏的权利和讼师的学识对普通百姓坑蒙拐骗。
所以听到曹佣想要成为讼师,曹休便对他表示,有空会带他认识几个县衙刑房书吏。毕竟,县衙大部分案子都是刑房经承或者管年处理的,只有一些大案要案才会劳动知县或者署理知县事的县丞大老爷。
曹佣笑着表示感谢,然后又略带尴尬的说道,其实他已经开始做讼师,而且还接了一桩案子。只不过这个案子有些棘手,所以才万不得想找关系打探一下,正好遇见了曹休,就想着看看能不能通过曹休刑房搭上关系。
曹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曹休便让曹佣将案子告诉自己,等自己有空了就去打探打探。
于是两人在街边寻了个小茶楼,一边喝着茶,一边听曹佣将案子徐徐道来。
这案子其实也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只是因为起因是在先帝登基之前,一是当时涉案的人都已经离世了,二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先帝变法,所以相关文书都是旧式文书,现在看起来会有一定的歧义。
甚至这个案子也很有名,后世的人都听说过,不是因为这个案子涉案多大,而是案子涉及了先帝变法前人们写作的一个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