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

第152章 挖番薯

半个时辰后,众臣来到了议事的大殿,林觉挑了个顺眼的柱子靠着后,就开始打瞌睡了。

然后,李贤带着一脸的喜色走了进来,任谁都能看得出,要不是地球引力不允许,他现在都要飘起来了。

怪事,上朝十几,二十多年从未见见过皇上如此高兴,哪怕当初得知太子降临,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也是淡定无比,难道今儿太阳要打西边出来了?可也不用高兴成这样吧,一时间,许多大臣心头闪过同样的疑惑。

“咳~,各位爱卿,朕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宣布,番薯熟了,而且一亩的产量有二十五石,可见真是天佑大夏啊”李贤喜气洋洋地说道。

台下群臣先是在脑海中想了半天这番薯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反应过来以后,甚至在心中直呼不可能。

二十五石是什么概念,按照半斤八两来算,一斤是十六两,而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左右,除去番薯上面蔓藤和泥土的重量,接近三千斤左右。

虽然前世番薯一亩的产量在六千至一万斤左右,但那毕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优良选种和针对性肥料的结果。

所以这次的产量确实出乎林觉的意料,他本以为能有个十五石左右已经是老天给面子了,看来他给的那本番薯种植手册还是很管用的嘛。

由于有不合常识的东西出现了,大臣们纷纷表示,皇上是不是过于操劳导致出现幻觉了,希望皇上能够保重龙体,万万不能出事啊。

李贤也不在意,要不是他亲自去试验田看了一下,还上手挖了,他也不敢相信,秉持着林觉教给他\u00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u0027的道理,他决定让众臣开开眼,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物外有物。

于是,在李贤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涌向城外的某个庄子,老臣们也不打瞌睡了,看这架势皇上是来真的,并不是想逗他们玩。

在亲眼看到从土里挖出的蔓藤上连着好几个大番薯后,大臣们彻底疯狂了,毕竟一亩地里种了不少蔓藤,那下面连着哪是番薯,那是灾民的命,能活人无数的东西,说它比黄金还珍贵也不为过。

甚至有几个老臣当场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地念叨:“天佑大夏,真是天佑大夏啊”。

看着看着,李贤似乎来了兴致,直接挽起袖子,卷起裤腿也下田去挖几个,大家一看皇上都亲自下田了,还在田埂上看也不太合适,干脆一起下去了。

你们怕不是有什么大病,为了讨好老李这么内卷的吗,心里虽然这样吐槽,林觉还是向旁边的将士要了锄头下田了,随便刨两下做做样子就行了。

李贤乐此不彼地刨了一个又一个,心中是喜不自禁,虽然林觉说这玩意只能做辅粮,但遇到饥荒的时候,粮食就是命根子,是救命的仙药,都快饿死了,还管它是不是辅粮,有吃的就行。

平时这玩意可能替代不了主粮,但一旦遭遇饥荒,它能使人活下去,光是这一点就够了。

勉强用锄头刨出两个小番薯后,他被老李赶上了田埂,理由是怕他把根给挖断了,林觉也乐得清闲。

托着下巴坐在田埂上他还是有点可惜的,要是能找到土豆就好了,那玩意可是能做主粮了,如果能把土豆种出来,他觉得老李非得把他供起来不可。

就是不知道老李这次会给他封个什么爵,希望老李不要太小气了,林觉心想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