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普西隆帝国十一年一月十日,在波兰战役结束后,芬兰,哈萨克,波罗的海和白鲁塞尼亚(差不多就是白俄)地区的战斗随之爆发。
此时,复苏的苏俄政权在瓦里安的全盘统帅下逐渐建立起了战时秩序,尤其是超大型心灵控制增幅器的启动,使得厄普西隆建设的工厂,基础设施,战争要塞得以完整保存,在此基础上,苏俄开始在后方修建一系列防线。
而瓦里安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阻挡住厄普西隆的进攻,为后方争取时间。
“哈萨克地区边打边退,不要和敌人纠缠,在这几座城市站住脚跟,阻止他们进入本土就好,其余部队调往东欧。”克林姆林宫内,瓦里安下令道。
“至于芬兰的话,给部队发消息,不要死守赫尔辛基,在完成撤离任务后就离开城市,利用芬兰的地形和气候来阻挡他们,留够充足的部队后就将剩下的人调来东欧。”
而在做完这一系列的部署后,瓦里安就将开始下一场战斗,波罗的海—白鲁塞尼亚战役。
明斯克沦陷是后面的事情,现在还没有
十一日,东欧战场的第二场大规模战役正式爆发,在战斗一开始,苏军延续了在波兰战场上的战术,完全没有和厄普西隆打野战的想法,而是收缩兵力在大城市和防线之中来拖住厄普西隆军,而厄普西隆军一开始还保持着势如破竹的状态,但后来的攻击却逐渐乏力,在打到里加,塔林,维尔纽斯,明斯克一线后,厄普西隆的攻势竟然有了停滞的趋势,在二十日,厄普西隆军的进攻在这条战线上暂时被阻挡住了。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八天时间内打下来了这一带将近一半的土地似乎也不错了,但是别忘了,现在和厄普西隆交战的苏俄才刚刚重建了两个星期,虽然欧洲区的兵力遭受重创,但是厄普西隆总体量依然是压倒性优势,再加上有塞缪尔的亲自指挥,在之前还仅用一星期便重新占领波兰,而如今八天时间却只有这个战果,的确是有些惨淡了。
而这种情况的产生离不开一个势力,那就是焚风反抗军。
欧洲区的重大损失对整个帝国来说都是十分惨痛的,整个大区差不多九成的高官和各级军官连带着几十万的大军直接报销,而欧洲区作为帝国十年来最平静的地区之一,本身所储备的兵力就没有多少,而为了应对苏军的威胁,塞缪尔也不得不调集其他大区的部队进行支援,而这一调就给了反抗军以可乘之机,焚风反抗军就趁着这个机会各线出击,连带着美军和拉丁同盟军开始进攻,而塞缪尔也不得不亲自来指挥北美战局,而这又让东欧的苏军松了口气。
因为苏军的总指挥现在是奇才将军,而塞缪尔是绝对不能不认真对待奇才的,因为现在他手底下还没有能够,也很难去有一个能和奇才交锋的指挥官,而前线的厄普西隆军在指挥层面上落后于苏军,进攻开始放缓。
而另一方面,苏俄海军也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和波兰战场不同的是,波罗的海—白鲁塞尼亚战场是有一片广袤的海域,波罗的海,而苏军防线的一些重要据点就是沿海城市,因此在这片战场上,除了陆军以外,海军的战斗也十分重要,而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后,苏军掌握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和原苏俄的波罗的海舰队,拥有了一股强大的海军力量,虽然无法掌握整个波罗的海,但是将沿岸海域掌控已经足够,也是凭借着这一点,苏俄海军能够为沿海的防守要塞,如里加,塔林等提供非常强力的支援,这使得厄普西隆军颇为头疼。
一月十七日,厄普西隆帝国欧洲区斯堪的纳维亚区首府,斯德哥尔摩,查理曼正带着他手下的人开展训练,自他一月二号接到调令来到这里算起,差不多已经过了两个星期了,和他一起来的军官大多带着部队上了战场,但是查理曼却是一直待在这里训练部队,每天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上学习雪地生存技巧和气候环境,武器上学习如何保养,在日常的体能锻炼和枪械训练上,查理曼则是增加了雪橇和雪橇射击两项,两个星期以来,他手下一万士兵中有五千七百人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项目,但还是有些人并没有学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