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第44章 梦溪辩

最终彼此妥协,三人皆以平辈见礼,秦刚对乔襄文、邹放以兄而称,两人对秦刚则以“小友”而称,双方各示尊重又不显生分。此事虽嫌繁琐,却是古人交际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不管怎样,在此时,若是直呼对方的本名,除非是非常明确的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场合中,那就是极具污辱性的做法。

平辈或地位相等之人,多用对方的表字或自号而相称,比如邹放字不弃,乔襄文号僖老。而未曾及冠的少年,则会以其家族中的排行称呼,又或以名中之字加以“哥”以示亲热。之前大家多叫秦刚为“刚哥”,待其入了秦家宗族后,也有人称之“秦十八郎”、“秦十八”。

而由下对上的称呼则必须要表示出最大的尊敬,这里就会有太多的讲究了:

如果对方是官员,宋朝的官员头衔又会很多,则一定要从中挑选出一个官阶或品级最高的那个来称呼。

前面曾提到毛滂的官阶是左朝奉郎,这是正七品的寄禄官,而他的差遣却是知高邮军,至少正六品,所以,你得称其为毛知军,而不能是毛朝奉。

当年苏轼以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而先后知杭州、知扬州。就不太适合称其为苏知州,而要称苏翰林、苏龙图。因为那两个学士头衔可是妥妥的正三品官阶啊。

不是官员的,要尽可能选择一下可以彰显对方身份的称呼,例如山长、庄主,有地位的乡绅可以称其为员外,做生意的不管大小都可称掌柜。

反正称呼高了不会有事,称低了就会得罪人。这与千年之后逢人就称“某总”是一个道理。

之前,菱川书院虽因路途稍远,乔襄文未曾得以参加端阳诗会,但也有当时住在高邮城里的学生在回来后提到过这次诗会的诗魁就叫秦刚。

仅仅不过一月有余的时间,又听闻秦刚因发明水泥之功被朝廷宣旨擢为了承务郞。

此次,邹放听闻秦刚又以牛痘之术防治天花,成功挽救了近千名灾民的性命。由此赶回高邮前去拜访,之后便托人带信给乔襄文,言今日会一同来菱川书院。

所以,乔襄文对于此次见面甚为关注。方才之辩论,倒也并非特意而办,乃是学堂常例,只是恰逢两人到访,乔襄文的那一问却是有心试探,只是不曾想,所得到的答案,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而又令其心悦诚服。

三人便由刚才的话题,又是一番交流。

而秦刚也逐渐明白邹放为何要引荐二人相见了。

这菱川书院的创始人乔竦,也就是乔襄文的祖你,显然是个崇尚孔孟的纯正儒者,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其子乔执中的教育都甚为严格,之后其门下弟子多为成名,而孙觉、乔执中更是高中进士入朝后,累为高官。

乔襄文出世之后,一直在乔竦身边读书,经义文章皆是娴熟,但却思想独特,不同与常人,时与祖父有种种惊人之问答,却独为乔竦所喜爱。

昔日乔竦常对人言:乔家门楣得靠希圣光大,但菱川之学却须看僖老而立。众人皆不以为然。

但是二十年前,乔竦去世前,却嘱托由乔襄文接任书院山长。

乔襄文一无祖父的治学之才,二无父亲的显赫官名,要不是开始几年,书院中尚有乔竦几位亲传弟子帮着打理事务,只恐早已开始荒废。

但是,乔襄文却在学术研习上时时有乖张之举,他先称经义可从孔、孟之书而出,但却不应囿于其学,应有自己的见解;又喜与僧人、道士讨论交流佛法与道经,试图想找到儒释道三者结合的共性之点;

甚至之后他还开始着手革新教学方法,取消了许多过去的学规,而是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希望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探索新的未知。

就如秦刚、邹放之前进来时所看到的学堂辩论,便是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

乔襄文的这些行为,自然是引起了诸多的看法与非议,尤其是当初留下来的祖父弟子,一直对其进行规劝,之后看到新山长不肯改变,便先后离去。没有了足够的好老师,书院的名声也就渐渐地衰退了下去。

只是乔襄文一直不改初衷,甚至不计学生出身,更对贫苦人家子弟时时减免束修。

所以,如今的菱川学院,要是说到能够通过取解、以及最终考中进士的学生,已经是廖廖无几。

不过许多未必觉得自己能考取功名的学生,反倒是格外喜欢这里特别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气氛,觉得能够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时常有些从这里走出的学生,遇上机会,在周边的各个衙门中考个吏员等等,倒还挺有优势。

彼此聊了聊关于书院的一些情况,秦刚便把话题转到了方才学堂中辩论的《梦溪笔谈》上面。

见秦刚关注,乔襄文便赶紧叫学生将一共二十六卷的这套书籍尽数搬来,还非常得意地说:“我是在得知扬州书局刻版的时候就已经下订,得到的这是第一版的新书。”

一旁的邹放却在腹诽:眼下书院学生减少,又常减免学费,日常开销早就入不敷出。

书院若不是因为早先曾有一些成名后的学生所捐赠的学田,固定会有一些田租的收益,同时再赖有部分地方乡绅的捐助补贴,早就难以经营下去了。

而这个乔襄文,更不是个会当家的人,像《梦溪笔谈》这一套书全部买下来,花费着实不菲,书院之中,对此的非议也很多,这大约也是最后引起这个辩题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他作为一个外人,自然不便指出,还是与秦刚一同,饶有兴趣地翻阅着这套印版颇为精美的书籍。

注:《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但相对公认为: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佑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佑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至尊龙帝
大唐至尊龙帝
意外穿越,竟成了皇帝。什么?朕是暴君?人人得而诛之?不!朕偏要反着来!什么?江湖势大?朝廷要安抚?不!朕通通收编!什么?敌国侵略?朝臣进谏议和?不!朕让他们都跪下!自此……随着杨辰的到来。权臣反贼,欲哭无泪。“什么?吾等又损失惨重?”江湖豪杰,大惊失色。“什么?江湖就要一统?”敌国猛将,肝胆俱裂。“什么?大唐铁骑杀来了?”多年之后,横江城头。三大帝国联军主帅喝问:“何人如此狂妄?竟敢让吾等束手就擒
吹口哨的熊
君子遐福
君子遐福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因为不明原因穿越的伍桐,只想平平安安的渡过自己穿越后的日子。由于多方势力的联合推动,伍桐被推到风口浪尖。我只是想平平安安的啊——
柒师玖
大明执刀人
大明执刀人
本书又叫《我在大明种田》我有两把刀。说尽天下事。怎么样。喜欢吗?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豪强氏族和番外奴隶主们。什么。我是谁?那你们可听好了。孤就是朱惘,大明洪武皇帝和马皇后的嫡三子。欢迎来到洪武年!
陈醋香菜
重生大明从讨好朱棣开始
重生大明从讨好朱棣开始
明朝永乐初年这个被誉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皇朝,正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一次意外,让21世纪的朱瞻埈意外的来到了这里。一个三十岁的灵魂睁眼便发现自己变成了襁褓中的婴儿身份竟然还出奇的尊贵。明成祖朱棣的次孙儿,明仁宗朱高炽的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在一脸懵逼中,慢慢接受了这个美好的事实,只要自己不作死起兵造反娇妻美妾,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是梦啊,此时的朱瞻埈立志要做一个纨绔王爷,上辈子自己没享受过
骞旭
不良人之荡平五代十国
不良人之荡平五代十国
唐亡而天下乱,藩镇割据,群雄并起,诸国混战,天下民不聊生。彼时武夫当政,改朝换代犹如儿戏!以下犯上、倒反天罡、篡逆弑君之事,更是频发迭起!从盛唐巅峰人口八千多万,不过短短两百多年,便锐减至三千多万!秦辰阅读那段古史,于梦中裹挟着万千受战火屠戮先民之愿,一朝穿越,直面五代十国乱象。既然是因那个年代无数先民的遗愿而来,秦辰自立宏愿,当为天下苍生谋求一线生机,可当他想要一番作为之时,却发现自己已然成了不
凉风不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