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司

第86章 清点(下)

千眼闻言解释道:“这聚魂晶其实也算是一种灵石。只是它里面蕴含的是一种特殊的暗系能量。特别适合用来庇护鬼魂之属。”

“不过这种特殊灵石形成的条件极为苛刻,且至今为止还没发现过它独有的矿脉。所以储量极少。而且大都体积很小。像这种拳头大小的聚魂晶已经可以算是极品了。”

吴为听完千眼的解释后皱眉道:“那它也只不过是数量少而已。实则用处不大吧。毕竟世上的鬼物还是数量极少的。”

“并非如此,你不要以为只有鬼物才会用到它,其实一般的修士也能用到。毕竟它有庇护魂魄的作用。”

”而且有些法器的炼制也会用到。就比如你那件披风,炼制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所以才会有隐匿身形的作用。而且你那件披风若是吸收了这些聚魂晶,一定可以更快的晋升为灵器。如果它吸收的聚魂晶足够多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催生出比较特殊的器灵。”

吴为听完千眼的解释后心中大喜。他从储物袋中,又取出来三枚同样大小的聚魂晶。

“千眼前辈,这三枚是从之前在石林中得到的那个储物袋中取出的。加起来一共十枚。够披风晋级用了吗?”

千眼看了一眼吴为手中的聚魂晶摇了摇头道:“不够,这聚魂晶虽然稀有,但是要想催生一件灵器,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要想让披风催生出特殊的器灵的话。需要有品质更好的聚魂晶才可以。”

吴为闻言有些泄气,这东西自己之前见都没见过。就连爷爷吴老道都不知道它的名字。这就足以说明它的稀有性了。自己到哪去找更多,品质更高的聚魂晶去。

吴为想到此处,突然想起一事,他有些激动的朝千眼问道:“千眼前辈,若是人头大小的聚魂晶的话。能不能使披风催生出特殊的器灵?”

“人头大小?应该可以,最起码概率很大。但是人头大小的聚魂晶,据我所知,存世极少。估计很难找到。”

吴为听完千眼的回答后,心中追悔莫及,早知道那祭坛上的黑色水晶这么重要的话。自己当初无论如何也会把它给搞出来啊。可惜现在只能怪自己不识货了。

与此同时吴为心中又有些奇怪。孙家庄附近那座祭坛,真的只是用来收集魂魄的吗?如果是的话,那魔教是不是也太过财大气粗了些。

千眼没有注意到吴为的表情,接着又从储物袋中拿出一只笔架。

“灵芝笔架,以灵玉雕刻而成,黄白相间,形制古朴,做工精美。算是笔架中的极品。”

说着便将笔架抛给了吴为,想到吴为比较务实的性格,千眼又加了一句。

“可惜,不是法宝。只是有利于写字之人凝神聚意而已。”

说着他又从储物袋中拿出一只老树笔挂。上面还挂着十六支大小不同的毛笔。

“千年老桂炼制而成的老树笔挂,树形自然,枝蔓一十六支,却重心极稳。上悬一十六支湖笔。分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规格。每种规格又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类。毛笔,笔挂皆是上品。”

千眼说完将老树笔挂连同上面的毛笔一起递给了吴为。

吴为接过老树笔挂,不等千眼补充。便主动开口说道:“可惜不是符笔,只适合用来写字而已。”

千眼闻言与吴为对视了一眼,笑而不语。

吴为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千眼见状不由的感叹。

少年心性,本就是人间一桩美景。

只可惜,这桩美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时秩者
时秩者
在混沌虫族统治的世界,人族作为其附庸小族,又何去何从?熬过不知多少岁月,人族终于迎来了独属于人族的天骄,彼时,人族一度成为世界舞台的新星。而千年后的现在,人族的希望又如何演绎自己的人生?
不熬夜的猫头鹰
青锋出鞘
青锋出鞘
江湖是一张大网,串联起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位于顶端的江湖老者往往都是一杆旗帜,历经风雨,熬过了漫长岁月,他们就是这座江湖的精神,有他们在江湖就在,任那湖水汹涌他们也如岩石般坚毅不倒。网的四周是一个个初入江湖的少年,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少年郎迟早也会成为老人,站在这大网的顶端。历经漫长岁月,这张大网已然在无形中逐渐收紧。于是有三尺青锋出鞘,誓要斩开这张大网。
执笔入江湖
凡人修仙,我有一尊兽魂鼎
凡人修仙,我有一尊兽魂鼎
陆信穿越修仙世界之中,靠着一尊可以炼制兽魂的墨黑鼎炉,从一名散修开始,追寻问道长生之路...
许少年
家族修仙:带着家族做大做强
家族修仙:带着家族做大做强
[家族修仙][幕后流][传统修仙]没有系统、没有神器,更没有神秘强大的老爷爷,白景枫就这样一无所有的穿越到了修仙世界,面对危机四伏、仙魔共存的修仙界,所幸的是他有一个团结友爱的家族,一群关心他的亲人,看着身边的家人,白景枫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一片净土。没有金手指又怎样,白景枫运用前世的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一步一步的带领着家族做大做强!嫁接灵植,杂交灵谷,培养势力…
云梦残叶
我在高武红楼开辟修真之路
我在高武红楼开辟修真之路
灵气复苏,魔改红楼,非原着党也可放心食用。江飞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一个快要饿死的小乞丐,却发现这个世界的武力值过于离谱,武者一人破军,修士腾云驾雾,且看他如何在这样一个强者遍地的时代走出自己的路,改变十二金钗的悲惨命运。
随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