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逐寇兵团

第九十五章 战狼行动·重返横尸镇「9」

独狼咽了口吐沫,脸色苍白的问道:“可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啊。你这样,不好吧?”

赵义顿了顿,然后指着独狼,不怀好意的催促道:“来来来,你自己现身说法,说说你遵从军令杀了多少人了?都有谁?”

独狼无言以对,很是丧气的坐到焦黑的石头上,任凭赵义恶言苛责。

赵义对着独狼狂喷了好一顿口水后,才逐渐消停下来。他缓了口气,这时猛然注意到独狼两耳处的血迹,便伸手摸了一下。

“你干啥玩意?”独狼十分抗拒的推开赵义。

赵义用手指搓了搓干粉一样的血渍,关切的问道:“你这咋整的?手榴弹在耳朵旁边炸啦?”

独狼立即斥责道:“你还有脸问,这还不是你害的?”

赵义愣了一下,然后眉头一皱,尴尬的问道:“那我刚才说的那些话……。”

独狼很是气愤的站起来,随手把赵义推到一边,恼火的说:“没听着!我聋!”说罢便要走开。

“先别走!”赵义叫住独狼道。

“你还有啥事?不正经的别跟我说哦!”独狼厌烦的警告道。

赵义一本正经的询问道:“你负责的那块,仗打的咋样?”

独狼喘了喘气,平复了一下情绪道:“拜你所赐,老顺利了。”

“详细一点。”

独狼粗略的描述道:“两挺机枪,居高临下组成交叉火力压制敌军;一门迫击炮,发射烟雾遮住正面敌军射界;驱逐班和战斗工兵,分三路突入帐篷肃清守军,并拆除所有雷管、剪断全部的电线。”

“这完事了?”

“其实我们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跑没影了。”独狼赞赏道:“你那边的爆炸确实吓人,让人家都不敢守了。”

赵义轻蔑的说:“哼,意料之中。”

“怎么,你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

赵义非常认真的说:“你就想呗。防御战,为了抵御进攻把成堆的炸药放自己旁边,整他妈一出你敢冲上来我就自爆的架势。”他嘲笑道:“就这,要是考虑影响,比如要避免造成无辜老百姓死伤的话,我还能费点心思去进行个排爆作业。可是,这里他妈是横尸山,方圆十来里一个老百姓都没有,我还管啥影响啊?他们想不开把炸药放自己旁边了,那咱就顺势送他们上西天!这还正好省事了呢。”

独狼嘀咕道:“三国演义上有提过,长坂坡之战,燕人张飞一声大喝吓退曹兵三千。可能敌人是想当一回张飞吧?”

赵义嗤之以鼻的说:“张飞退敌,人家背后安排着疑兵呢!可他们有啥啊?单纯就是摆威胁,毫无谋略可言!就这,想靠吓的让人退兵?白日做梦!”

“确实!”独狼话锋一转,向赵义传达说:“对了,兵团司令部让我接替你的职务,可是现在你还在这……那指挥权怎么算啊?”

赵义寻思了一下道:“你作为战队司令官,当然要服从我战斗群司令官的指挥了!第1战斗群被他们拆的七零八落,还让他们真觉得第1战斗群的司令官之职虚设的了。”

独狼极其不理解的说:“可是,所谓的第1战斗群的司令部,其实只有你这一个光杆司令呀!”

“光杆司令能咋地?我只要指挥你一个就足够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