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点了点头,他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奥斯曼,想要震慑住巴尔干周边的秃鹫,他米兰就必须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胜。他准备拿绿萝当垫脚石,抬高塞尔维亚的地位,一场隔河对峙的胜利改变不了塞尔维亚的国运,所以他让施利芬按他的战略意图重新做了这份计划。
沉思良久,米兰问道:“施利芬,你觉得这个计划最不确定的因素是什么?”
“陛下!是士气,目前我们的正规军拥有远超奥斯曼的火力,但我们军队士兵的来源很庞杂,沙俄劳工的占比很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军队。
这样的军队在逆境中的战斗力很难预料。”施利芬回道,他想起了普法战争,梅斯会战,法军的步枪火力战有优势,士兵的素质也很强,但天性烂漫的法国人一遇到逆境就变成了待宰的弱鸡,被围困梅斯的近二十万法军没有坚持多久就选择了投降。
“所以你将后备役、保加利亚起义军安排在了东岸最前沿的阵地?”
“是的!陛下,按照您的的战略意图,前沿军队采用边打边撤,将奥斯曼主力吸引到伊斯克尔河边进行决战,在执行这个过程中,这些军队的士气一定会变得非常低落。
所以我以三个正规师保证这些军队的安全,避免发生崩溃造成严重的损失,总共十一个师的兵力执行这个计划,计划完成之后,这些兵力将用于维持河岸上的浮桥阵地,以及临时火车站的安全。”施利芬解释道。
米兰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误区,按照后世的边打边撤,交叉防御战略,以现在他的军队的思想觉悟可能在连续几次之后,真会发生溃败,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他感觉三万军队就可以干的活,施利芬安排了十一万,于是他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么索菲亚城呢?”
“陛下!你不是已经有了引水制造泥泞区的计划吗?”
“可是,如果我们不派兵看住他们,会影响决战。”
“陛下!城太大了,十万人才能勉强困死,决战的时候,我们根本那么多兵力。
如果有了泽区的存在,城内的重炮没有半天到一天根本拉不出来,努里帕夏的索菲亚军团只凭手中的步枪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要用后备役师和保加利亚起义军重兵把守临时火车站和浮桥通道这两个关键点,他们根本就影响不到决战。
而且我们决战的关键时间点也就半天,如果对奥斯曼军队实现突破,达成对主力包围的战略之后,以我们正规军的火力,只要十个师就完全困住奥斯曼二十万军队,此时我们至少能抽出三个正规师对付努里帕夏的索菲亚军团。”
米兰陷入了沉思,这份计划如果实施成功,那么奥斯曼的三十万大军最少会损失上十万,如果失败,那么塞军也会损失上十万,最终只能灰溜溜的撤回西岸慢慢耗,但为了塞尔维亚晋级列强的可能,他有选择吗?于是米兰说道:“很好!这份计划就命名为施利芬计划,马上按这计划布置防御,今晚就水淹索菲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