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宋

第77章 将军和书生

正事儿聊完,又扯了会儿淡,正要散会,门口的老兵见状进来禀报:俘虏们推举了一位代表,想来商讨一下战俘待遇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心头一阵懊悔。早知道问问当事人的意见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王厚当即下令:“带进来。”不过语气上怎么听都是“速速有请”的意思。

老兵退去,不多时,领进一名俘虏。这名俘虏脸上饱经沧桑,看上去得有一大把年纪了,穿着一件烂皮袄,头上却是束发,还绑了一块头巾。

俘虏进来,先是环顾四周,面露疑惑,然后对着主位上的王厚抱拳躬身一礼,用蹩脚的汉话问道:“敢问将军,可是宋家天兵驾临?”

他们这群人确实是宋人打扮,但是会场气氛很民主,跟正经宋军完全不一样,所以这名俘虏有此一问。

一声“将军”叫得王厚浑身舒坦,当下挺直腰板,用纯正的洛阳正音答道:“正是。本将在大宋秦凤路公干。你求见本将,所为何事?”

那俘虏听后满脸激动,当即飙出一大段言语。王大卫没听懂,但是可以听出不是蕃话,而是......四川话。

俘虏说到一半,顿住,转而用洛阳正音重述一遍。

不过他的洛阳话非常不标准,夹杂着不少四川口音。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的“川普”吧!

“回禀将军:学生姓唐,名休,字知恤。成都府路邛州人士。

学生流落此地已经七年,当初离家之时,老母尚在,七年间,音信全无......恳请将军放学生归乡,日后结草衔环以报将军大恩。”

王厚惊讶道:“读书人?”

唐休老脸上带着羞愧:“学生读过几年书,也去过几次汴梁,只是......”

王厚:“哎呦!给他搬把椅子。坐下说,坐下说。”

王厚继续扮演征战多年的老将军,看来入戏挺深,一时半刻是出不来了。

见唐休称谢落座,感概询问:“怎么沦落到这般田地?”

唐休长叹一声,娓娓道来。

连续的讲述中,四川口音逐渐减少,越来越接近洛阳口音。只是,依旧只能算川普。不过还是能听懂的。

唐休年少时,家道殷实,可以让他安心读书。

他读得也不赖,甚至一度有人拿他和隔壁眉州的苏氏兄弟作比较。

唐休是景佑二年生人,比苏轼大两岁。不过看他现在的模样,若有人说他跟苏洵一般大都有人信。

虽然唐休和苏洵的年纪差了很多,但两人的科举成绩是一样的——屡试不中。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科举真不如买彩票。买彩票还能时不时中个五块、十块的,科举只有特等奖,不中就啥都没有。

而且,科举很费钱。别的不算,每届往返一趟的路费就不少。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留在汴梁做个“汴漂”,只是,那样更贵!

居京师,大不易,自古皆然。

考了几次都没中,父亲也故去了,唐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只能放弃科举,打工、赚钱、养家吧!

唐休在邛州小有名气,入职了当地一家大企业。

这家企业经营着一条从邛州到青唐的商路,说起来也算是跨国大公司。

这条商路还可以继续向西延伸,抵达西域、中亚......正是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正路原本是经过河西走廊,不走青唐的。但是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而西夏又是一个很不正经的政权。

政治上,时不时就来个太后秉正、外戚专权;政策上,一会儿汉化,一会儿胡化,没个准主意。

反映到经济上,就是河西走廊的收税权由当地军头把持,自由度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