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同志放下报纸,眉头微皱,声音深沉道:“我们华夏的年青人,都是好样的。”
“只是这封信是十月十六号从丹东发来的,在时间点上有些敏感。”
“在知寒身上你花了有一段时间了,有什么发现?”
翔宇同志摇了摇头:“知寒的过去很普通,我联络了洛城方面的地方官员,他基本从小在村庄里长大,基本没有出过村子,虽然根据走访了解,说他比较喜欢看书,但说实话,看书能学到这个地步,确实让人想不明白。”
“另外,村子没有一个人对外国人有印象,按照他们的说法,村子里从来没有来过外国人,所以有些说法还是很可疑的。”
子任同志摆了摆手:“你的严谨是对的,但在没有确切的结果之前,不需要质疑我们的同志。”
“您说的对,不管怎么说,知寒的军工研发马上就要首次在战场上亮相,还是等等百济那边的消息。”
“38、39、40兵团已经进入百济了吧?”
“已经趁着夜色成编制的进入了百济,目前在宋帅的安排下,隐蔽的铺开了战线。”翔宇同志回答道。
子任同志走到地图前,打量了半晌,指着百济清川江方向,道:“清川江沿岸的丑24师、瑛27旅,预计会向新义州、朔州方向推进,他们可不知道我军将士已经入朝,所以进军速度不会慢,恐怕见面的时间要比我们预想的会早一些,一定让老宋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
“是。”
“知寒的那个军工研发怎么样?部署了多少架?”
翔宇同志如数家珍道:“这两周以来中科院和各地炼钢厂充分调动,已经完成生产无人机一百三十四架,因为发射基的图纸稍晚,现在成套的预计有八十组左右。”
“八十组,”子任同志点了点头:“这个数量也能起到作用了,这第一仗,对我军至关重要啊。”
“是,”翔宇同志看着手中的信:“那这封信?”
“我的建议呢,我们还是不要看。”子任同志道:“你去送给知寒吧,顺带有什么疑问,还是问他本人好一些。”
翔宇同志松了口气,隐约明白了子任同志的意思:“好,我亲自去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