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换了地方,但第一个招工满员的还是修路管理局——修路如今也有专门的衙门管着了,太原城附近几处较大的灰岩都在被不断开采,这让水泥的造价也下来了许多。
修路这种工程,对民生的好处多不胜数,但对衙门而言是沉重的包袱,造价高昂不说,几年内都是不可能回本的,恐怕要等十几年后。
沥青路的造价会低许多,但更需要人手,人力不够的情况下,便只能掏钱了。
修路局先满人倒不是百姓们就喜欢干重体力活,而是这项工作要求最低,只要是个健全人就行,无论男女都能上,当然,那种眼看着就病病歪歪的还是往后稍稍吧。
但别的,无论是织布,炼铁,制钢,镀锡还是造玻璃,蒸花露,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到钱的活,再聪明的人,头一个月都拿不到工钱,得跟着师傅学。
虽说管饭吧,但百姓穷怕了,非得积攒一点钱才愿意去“打白工”。
不过百姓们也不傻,自己读完扫盲班就去找工干,但孩子们还是得继续读。
反正现在读书便宜,自家只出书本费,只要愿意干活,怎么也供得起。
白茵茵已经读完了扫盲班,她和她三哥年纪小,学得快,扫盲班才读了两个月便升入了进修班,进修班倘若好好读,怎么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
这两三年读完,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进高学。
她原本以为爹娘不会去参与招工,毕竟家里有三套铺子,且衙门说了除非他们作奸犯科否则不会收走。
干活——对他们这种人家来说是不体面的。
结果爹去印刷厂,娘进了纺织厂。
且这两个厂都在钱阳县!
白茵茵觉得天都塌了,家里竟然只剩他们兄妹几个。
从来只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这还是第一次见父母把孩子抛下远游去了。
家里的兄弟姐妹急得团团转,家里宅子小,大哥成亲后就搬了出去,如今听到消息也带着妻子赶回了家。
“怎能如此!”大哥急得上火,不断擦拭额头的汗珠,白茵茵连端了一碗凉白开过去,大哥接过后一饮而尽,冲爹娘喊道,“爹娘也得为弟弟妹妹们着想,都还是孩子!”
“正因为都是孩子。”白老爹老神在在地说,“原先我还忧心,家里就三间铺子,将来传给哪一个,我也不同你说虚的,全给你不行,我怕你弟弟妹妹们饿死。”
“可不全给你,家里就这点东西,一人分一点,又都要饿肚子。”
“以前这话不能跟你们说。”白老爹脸上有喜色,“我真是愁的不行,你嘛,人是老实,可老实人只能守业,你三弟聪明,偏又是老三。”
“还有你四妹和五妹,将来出嫁,想嫁进不愁吃穿的好人家,家里要备多少嫁妆?总不能紧着你们兄弟,叫你们妹妹喝风去吧?”
“三间铺子,外头的人羡慕,可真算起来,又值当个什么?”白老爹看向妻子。
妇人也笑:“原是想着将我的嫁妆拿出来,卖一间铺子,分给小四小五,也还算体面。”
白老爹一拍大腿:“如今是好了,你们也不必争,家里的铺子搁在那,等我和你们娘死了,你们再看着办。”
“女吏说得好,人要自食其力,靠祖宗立不起来!”
“我和你们娘给你们带个头,人不能怕苦,倘若我们两个老东西也能靠做工养活自己,那你们也行。”白老爹目光扫过自己这一堆子女。
要说他这一生最得意的,就是养活了这么多孩子,一个夭折的也没有。
哪怕最笨的老二,也有一把子力气。
最忧心的,也是这么多孩子。
老大运气好,生来就是老大,按规矩,家里的产业都该给他。
可为人父母,总是更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不少老人甚至还会从大孩子手里拿钱给小的。
他怕自己一死,老二这个笨的会流落街头,老三这个聪明的会去作奸犯科。
老四老五是女娃,以前只能嫁人,倘若没给她们挑到好丈夫,将来受了欺负,遭了罪,谁能给她们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