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轻易就可讨好于他,却每每将他拒之门外。
萧誉手抚上她的脸,凑上前,额头与她相抵。
他放在她腰间的手,很是用力。
阿蛮微有吃痛,身子却未动,只将脸稍微偏过去,声音含糊道:“夫君所言,蛮蛮不懂。”
萧誉呼吸微有加重,盯着她的一张小脸,片刻后,转了话题:“青州流民欲挑起纷争,且特意挑选了齐与周,我欲亲去青州察看,你且在封丘等我。”
他说完一顿,继续道:“从青州回来,我们起程回汴州。”
他本想与她同在封丘邑,但事发突然。不去青州亲眼一看,心中实在难安。
阿蛮脸上神色亦变得郑重,点头道:“夫君是该去趟青州。”
连她也觉得不妥起来。
萧誉问她如何来的营地,又亲自将人送回郡守府,等见她入了后院,他即刻唤亲卫,命小郎将李秀带一队人马,随自己出封丘邑。
同时,另有一队人马,从封丘邑出发,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往汴州城去,很快寻到郭守敬。
随之而到的,还有萧誉一封手信,上书:先生大才,此时不显,更待何时?
郭守敬正在犹豫,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他在等明主,更有意想见一见在天香坊与自己一同下注慕容翰归魏的人,但久等不至。
等来的是河东王一封手信。
他反复看了这手信三四次,眼眸越来越亮,心情也越来越激动,几乎是立刻,他回屋,收拾出了个小包袱,就跟着前来寻人的亲卫,即刻上路。
他有满腔雄心抱负,欲在这乱世大展鸿图。
阿蛮等在封丘邑,日子倒是过得颇为充实。
起先,她在郡守府不过与平日一样,看书度日。但萧誉离封丘邑三日后,郡守府外忽有一妇人求见,言称想当面拜谢河东王。
门卫将此事通报进后院,阿蛮正巧无事,便来了兴趣要见一见。
妇人四十左右的年龄,乃这次来投奔封丘邑的难民。她在偏厅见到阿蛮,扑通一下便跪到地上,以头叩地,行大礼。
阿蛮阻止不及。
妇人连磕三下,再抬头,眼眶湿润,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王妃受了我这礼,我心中才觉稍安。”
阿蛮命她起身,又让竹香遣小侍女送来茶水,而后,才又朝着这妇人看过去。
妇人很快又开口道:“那日,农妇闺女在领粥,却被一强壮男子当众欺辱,身旁熟人众多,却无一人挺身而出。我小闺女年岁不过二八,险些就被拖走。幸亏王爷路过,宅心仁厚,将我闺女救了下来。”
她显然有些激动,说话声音都有些拔高。
阿蛮视线从她脸上收回,不由得,呆呆看向旁边同样有些呆滞的竹香。
实在是,这妇人所言,与她们所见的萧誉有所不同。
妇人缓了缓情绪,又望着阿蛮感激道:“对于王爷来说,此事不过是小事一桩,然,我那闺女就是我心头一块肉,但凡她有所损伤,便是要了我的命。本想早早来叩头,但前些时日,我们才搬进新城池,今日才得了空,赶来叩头。”
她说着,有些羞赧般,局促不安地搓了搓手,小声道:“家中刚刚受了难,没有可拿得出手的物件了,但只要以后王爷王妃有需要,吾等定会竭尽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