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神修仙

第195章 针锋相对

大殿中央,大长老坐于高位,神情庄重,目光如电,透着一股睿智与威严。她的容颜如同一尊刻在石头上的佛像,庄重而又古朴。她的眉梢微微上扬,透露出一股睿智与威严。双眼锐利,锋芒毕露,仿佛能洞悉一切众生内心的秘密。

当赵无忘和徐诗萱跪拜在她面前时,大长老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亲和之力。她的手轻轻抬起,一股无形的灵力瞬间自她白净的手中释放而出,如一缕轻烟般飘绕至赵无忘和徐诗萱的身前。

这股灵力温暖而柔和,如同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将两人扶了起来。大长老的声音宛若天籁般传入两人的耳中:“两位小客有礼,且请起!”

凝冰长老水莹的双目泛着逼视的光芒,目光灼灼的注视着赵无忘,不甚友善的问他道:“小儿,我且问你,你这信物自何处而来,是否是虚假之物?”

赵无忘未听出凝冰长老语气里的不善,正欲回答,徐诗萱似乎感觉有所不妙,察觉凝冰长老语气里的不善,乃急忙回答道:“这是我爹徐无功在一处墓穴之中得绮霞阁掌门所赠。掌门曾言,有此信物,可上绮霞阁仙门求取任何之事。”

凝冰长老俏脸一寒,看着徐诗萱冷笑道:“黄口小儿,伶牙俐齿,此事莫非是你胡诌,乃虚假之事。且我绮霞阁从不收男弟子,此事天下皆知,不可凭你一时虚妄之词,便破此规矩。”

徐诗萱心思灵敏,知绮霞阁无意收赵无忘入门,因而百般刁难,欲虚词谎辩,不认信物之事,心中已有事理,但她意志坚决,决心要让赵无忘进绮霞阁,因为赵无忘功法高强,在墓穴之中能够将虚空之门的法术发挥至最大威力,墓穴之中没有赵无忘,她们寻找九块九龙血火鉴的事情便会变得举步维艰,因而赵无忘必须进绮霞阁,无论如何,她都要让他进去。

徐诗萱微微躬身,眼神冷静,不卑不亢道:“晚辈听闻,绮霞阁为仙道正宗,信义天下,且言出必行,不会出尔反尔,且当日绮霞阁掌门赠信物之事,在场有诸多仙道宗门所见,真凭实据,毫不虚假,若绮霞阁不认此事,晚辈两人必定心寒,若回归家中,将此事言于家父,家父欲讨取正义,将此事公诸于天下,天下之人将如何看待绮霞阁之人,晚辈不得而知,只是为人处世,立身天地,当行端品正,不奸佞阴邪,心内不愧,敢问长老,若我两人此刻下山,你心中不愧否?”

此言一出,凝冰长老顿时语塞,暗道眼前之女厉害,大长老及其余五名长老亦是刮目相看,暗道眼前之女机警聪慧,胆识过人,且牙尖嘴利,明理服人,教人不敢小觑。

凝冰长老瞬间勃然大怒,双眼射出寒霜的光芒直视徐诗萱,在凝冰长老寒冷的凝视下,徐诗萱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迫力,仿佛整个空气都被冰封了起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

凝冰长老的双眼散发出刺骨的寒芒,如同寒冰般锋利,直接射向徐诗萱的灵魂深处。徐诗萱脸色微变,她感到自己的心灵仿佛被冰冷的利刃所割裂,一阵剧痛袭遍全身,让她几乎无法忍受。

凝冰长老面容扭曲,冷笑一声,声音犹如刀锋一般锐利,带着无尽的嘲讽和威胁:“你敢威胁我,简直不知死活!”

徐诗萱紧紧咬住嘴唇,努力忍受着来自内心的剧痛,她的神经紊乱,神志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封的世界中,寒冷无比,无法呼吸。

凝冰长老的威势逐渐增强,她的寒霜之光犹如冰山一般高耸,无情地压迫着徐诗萱。徐诗萱的身体开始颤抖,她的意识渐渐模糊,仿佛随时都会被这股寒冷所吞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芒鞋晚虹,天老云枯
芒鞋晚虹,天老云枯
一任江花闲中孤独人,求真求臻烂漫山花里不羁不圣的剑客冷艳勾魂处旧时光里的寻雪碧水青山间卖茶的慎儿还有那座在星月下渐渐空白的星月楼
陈熙言
汉笔
汉笔
主角:周东在这星空的深处,有着不一样的世界.............................
汉笔
容定天下
容定天下
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创世神通,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感悟生命真谛的过程。放下那些无聊的打打杀杀,从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感受另一种玄幻。
木易非木
昆仑风雷剑
昆仑风雷剑
本书是作者寒江子,怀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极大的热情,完成的一部集武侠,玄幻,悬疑,言情,诙谐于一身的作品,作者塑造了王拓,秦淮三杰,霜满天,蔡珂,金花夫人,芈芍药等,这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根据历史故事,演绎了这些英雄豪杰,为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与代表邪恶势力的剃刀门,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死对决,本书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如家客栈,比武招亲,墓穴探宝,决战南京,逍遥岛大战等十个卷次,淋漓尽致的
寒江子
请天道赴死之问天卷
请天道赴死之问天卷
四海浩渺,九州广袤。灵脉福地星罗棋布,修仙流派数不胜数。四方仙宫、道楼、灵犀阁、菩提院并称四大修仙圣地。中小宗门大多依附于这四大修仙巨擘。天道无常,万物有法。仙凡亦有别。自先天神魔一族退出四海九州,人族先天修士不得干预凡间大势已是公认的天道法则。数万年来,凡人与修仙者彼此互不干涉。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仙凡有别的天道法则就此打破。他命格异常,出生之时,天生异象。有人说他是神魔之子之名,欲除之以消灾祸。
梁家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