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272章 帝国的发展

特别是发电这方面,已经达到了林逸前世所认知得20世纪30年代的规模。

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普及了电灯。

当然了,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没有通电,但是按照目前这个势头,想必十年之内就可以做到家家户户通电的情况。

随着电力方面的限制解决,也带着帝国工业方面的发展,毕竟你连电力问题都没有解决,又何谈发展?

一些靠近港口的城市,由于交通便利,运输方面,已经有了朝着金融城市方面发展。

比如说广州和沪城,静海。

当然,这三座城市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林逸的提点。

他想要模仿后世那样,建立属于帝国的商贸之都,金融中心,所以在这三座城市的定位上,林逸建议就是走商贸。

特别是沪城,由于他本身就是最早的一批通商口岸,在那里就有西方人建立的工厂。

而林逸的建议提出之后,赵绪也觉得可以试试,于是就把沪城设置成为试点。

优惠的政策和税收,让大量的企业家涌入沪城。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帝国人,只要有机会,一股脑的往沪城钻。

而在沪城的建造方面,林逸特意划出了一些区域,按照欧洲人的审美,建立了一些区域。

当然了,这些新建的区域不可能是什么租界,他的名字就叫新区。

现在的大夏帝国可不是某个时空的那个老旧帝国,一切都那么腐败。

现在的大夏帝国,除了两个地区之外,是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收回,其余像什么租界之类的,根本就没有。

在这里,帝国人和西方人享受同等待遇。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特别奇怪的局面,那就是一个帝国的商人,用英语跟一名欧洲人讨价还价。

换个方面来说,或许现在的大夏,有一些地方还有一些畏惧洋人,或者排斥洋人,但是在沪城,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而沪城试点的建立,直接导致就在当年,沪城一地所提供的商税,就已经超过了之前大夏全国商税的总和。

一看到这样的情况,赵绪也是非常惊喜,然后果断新开设了两个地区,按照沪城的模式建立新区。

这三座城市,在西方人的眼中,迥然成为了三座金元之都。

随着这三座城市的设立,帝国每年整体的税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7亿帝国银元。

看到这里,林逸虽然觉得有一些地方,还可以修改,但是整体来说,林逸还是非常满意的。

之前现在帝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了后世20世纪30年代的水准,已经不弱于西方主要国家了。

不过,要知道,帝国的人口可是他们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帝国总人口,算上高丽两省,人口已经达到了7亿。

帝国银币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坚定,是全世界最值钱的货币,可以直接用来作为货物结算的存在。

可以说,大夏已经用这样的局面,林逸已经知足了。

同时,他也有信心,再过五年,帝国各种超出,绝对不会弱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

至于说战后嘛…那就是他们仰仗帝国鼻息的时候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