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公威武

第323章 帝国基石

鞭炮声过后,金字牌匾上的红绸被取下,崇文学堂四个大字闪耀。九原城的崇文学堂,今日正式开学。首批进入学堂的,是九原州城与附近各县的小吏一百七十二人。

这些小吏,年纪大的,已是白发苍苍,年纪小的,眉目间还有些青涩。林园看着这些小吏,心中叹息。就算小吏,也无一个是普通百姓之家出身。

“自古英雄不问出身,在咱家看来,吏与官之间,也没有天堑鸿沟不可逾越。官,能者为之。吏,也是能者为之。咱家会从你们这些人中,选出三名县令替补。若你们一心为民,一心为国,就算没有银子人情,在咱家这里,也有出头之日。”

林园这一番话,燃起了许多人心中的火焰。科举失利,名落孙山。本以为做个小吏,糊口生活,蹉跎一生罢了。今日亲耳听闻,吏也可以为官,这怎能不让许多人精神振奋。

哪个小吏,不想为官。哪怕是最低的县令,那也是光宗耀祖。对林园来说,这是第二所崇文学堂。第一所崇文学堂,培训西域行省那些小吏,进展还算顺利。

尤其可喜的是,西域行省,已经有一名小吏晋升的县令候补转正,成为正印县令。对于大多数士人而言,可能都看不上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

而对于林园来说,县令这一级,才是国之柱石。帝国由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组成,对于这些普通百姓,一辈子连见到县令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而县令的言行举止,如何施政,才是影响他们生活的最重要之人。而那些科举出身的士人,都是熟读四书五经之辈。谈论闲事口若悬河,若问农耕商贾,一问三不知,哑口无言。

这样之人,做了一县主官,施政一方,多半都是废材,根本指望不上。而那些衙门小吏,其中优秀者,若论实干能力,远胜大半举人进士。

九原州城的讲武堂,去年便已开始招收孩子入读。如今这里的讲武堂,有一千二百名孩子在读。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子弟。

习武参军,弄不好会送命,尤其是帝国如今,战事不断。对于大多数官宦或者富豪子弟而言,讲武堂绝不是一个好去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苍涵穿越即将被团灭的南诏镇北军,清醒后激活名将召唤系统。召唤高宠赵云,一路杀出绝境,成为流寇。剿灭山贼,占领地盘。在大国边境低调种田,攀升科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农业,鼓励商业。冶铁、铸币、提炼青霉素……一朝崛起,天下震惊。苍涵:争霸?不过是实力水到渠成后的碾压。
千里烟波一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