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张信使孤立无援,只等着慷慨赴死的时候,周围又是震天的喊杀声响起,张信使还未来得及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听闯进来的敌军喊道:“中计了,快撤。”跟着周围喊杀的那帮人冲到跟前,正是消失了踪影的北方守军。
知道中计的敌军连连撤退,却正好落进了北方守军的圈套,原来前方喊杀和冲击的人,只是障眼法,为的便是让这些知道上当了的敌军,往他们事先设好的圈套里钻。然后这些前来偷袭的敌军,便被早就设下埋伏的北方守军围剿。
事情发展到这里,阿乞言也只是感叹这巫骨金看着大老粗一个,没曾想,倒是一个会带兵打仗的人,看来他的那身军功,也不单单只因为他的姓氏。后面发生的事才是幕僚们竭力想除去此人的原因。
打扫完战场后,一清点人头,巫骨金发现人数不对,他这次带着北方守军足足五万人前来,按照泰亦里古的性格,不应该只派这点儿人马来伏击他们才对。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人数和探子传回的消息相差甚远。
于是当即点齐人马,直奔敌人的埋伏点而去。看到这里阿乞言觉得,这个行为有些鲁莽,就这样过去了,说不定就落入敌人的陷阱之中,这些前来偷袭的士兵,怎么看都像是敌人抛出的诱饵。
然而,事后却是巫骨金以极少的代价大胜,因为张信使并未在场,所以信中没有说明事情经过。但具阿乞言推测,应该单纯就是仗着人数优势,碾压的敌军。泰亦里古派来伏击的人数,肯定没有五万之众,再加上先前偷袭营地的时候,损失了一小部分人,人数上不占优势,这才有此一败。
这场伏击战,以巫骨金的大胜而告终,然而诡异的是,整场仗打下来,却没有一个俘虏。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泰亦里古派来伏击他们的敌军,在知道不敌之后,愿意投降认输,却被巫骨金全部斩尽杀绝了。这是何其的残忍和嗜杀,才会让几千甚至上万的人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虽然张信使在信中为巫骨金辩解说:“巫将军这样做,有他不得以的苦衷,他只是不想在继续增加后勤补给的负担,他们远道而来,一路上带的补给本就有限。到达这里已经接近极限,如果突然增加这么多张嘴,别说打仗了,光是吃饭,就能把他们给拖垮了。”
众幕僚看完信件后,对张信使的说法不以为然,既然都已经达到旃檀了,马上就有新的补给,为何要急于一时,将人全部斩杀?如此做法只能表明此人残忍嗜杀,未经侯爷的命令便自作主张,是对主上不忠。
于是,种种罪责加诸在身后,众幕僚得出结论:巫骨金此人要尽快除去。
阿乞言看着这群幕僚七嘴八舌后得出的结论想:虽然过程错了,但结果倒是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巫骨金这人他的确不想留,一是以前他跟老四交情不错,担心他心里还会念及旧主;二是从张信使传来的信件来看,巫骨金在北方守军中的地位很高,只要有他在一天,这北方守军就不算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幕僚们商议后决定,在抵达旃檀城时,趁着城门打开,巫骨金出来迎接时,便将人拿下。但这个提议他却是反对的。此人刚刚立下如此功劳,对外都传开了,在没有一个正当合理的“罪名”之前,自己这样做了让天下人怎么看待东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