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348章 时间定

“嗡嗡嗡……”

“哧哧哧……”

天色擦黑的时候,最后一架日军飞机摇摇晃晃的返回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带起大量的尘土。

机场里一阵忙碌,地勤人员手忙脚乱地帮助飞行员离开飞机,维修技师急忙上前检查飞机的状况。

因为华夏的空中力量薄弱,外出作战的飞机十之八九都能够顺利返回机场,只不过飞机的身上会多出几个弹孔,那是地面火力造成的。

维修技师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弹孔不会威胁下一次飞行安全。

过了四五分钟之后,机场上的忙碌渐渐平息下来,而这个时候天色也完全黑了,机场内外的灯光以及炮楼上的探照灯相继打开。

白色的光束仿若一只只眼睛,在机场各处巡视着,尤其关注铁丝网内外的情况。

合肥已经处于日军占领的核心区域了,除了少量的间谍活动外,所有的抵抗力量都已被消灭。

但是机场的守军并没有放松戒备。

在距离机场约一公里外的残垣断壁里,飞龙特战队队长郭立军、副队长兼指导员卢元春、一中队队长杜明、二中队队长刘延庆以及警卫连连长庞全富几人正在借助望远镜观察机场的情况。

这片地方本来是一个小村庄,但是日军为了机场的安全,将村子里的老百姓尽数赶走,并且破坏了村庄的所有建筑。

当机场内外的灯光全部亮起来的时候,目标是那样的清晰。

在场的人除了警卫连连长庞全富是刚到的外,其他人已经不止一次观察过机场的情况了。

大家又等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再没有一架飞机降落机场,这才缩回脑袋,交换了几个眼神之后缓缓退出这片废墟,返回后方的特战队基地。

“庞连长,机场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是怎么想的?”

一个简易的沙盘摆在几人面前,上面清楚的标注出了炮楼、雷区、铁丝网和跑道的位置,郭立军看着简易沙盘询问庞全富。

庞全富的目光在沙盘上停留了片刻,这才说道:

“虽然机场的小鬼子戒备森严,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他轻轻笑了一下,继续道:

“我听过特战队的一些传说,离开军部的时候参谋长明确告诉我,郭队长是此次行动的总指挥,警卫连听您的命令!”

郭立军见状也不再啰嗦,点了点头后说道:

“老杜,将鬼子机场的情况再介绍一遍,还有,把攻击计划也告诉庞连长。”

杜明用舌头舔了一下门牙,随即开口说道:

“请看沙盘,最明显的是长度一千米的跑道,在跑道的东面为小鬼子的弹药库、油库以及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宿舍区。

跑道的西面有一个小型维修厂,那里存放着大量的飞机零件。

经过了这半个多月的观察,我们在机场外围的雷区中找到了三条能够顺利通行的道路,对于行动队员来说,雷区基本不存在。

探照灯在炮楼的顶部,每一个炮楼有三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正常情况之下射界涵盖铁丝网以外的所有区域。

不过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狙击小组,并且在这半个月时间里也进行了针对训练,看到枪火就能锁定开枪之人,绝对不会让炮楼上的机枪火力干扰我们的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