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274章 全局

“把131师和170师撤下来,让我的41师和48师顶上去。

等到这两个师拼完之后,燕农兄的弟兄再顶上来。”

歼灭第六师团的详细作战计划向五战区高级将领公布之后,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激动,战意昂扬!

廖燕农想了想道:

“两个师现在和小鬼子焦灼在一起,贸然撤退恐怕会使得太湖失陷。

既然模范师已经就位,第6师团覆灭在即,那么我第21集团军也会坚持到底,绝不会当逃兵。”

徐克诚愣了愣,旋即哈哈笑着说道:

“好!

我的26集团军和燕农兄的21集团军在一起,一定不放走一个鬼子!”

两人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

7月14日凌晨,日军第三十六旅团指挥部。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已经休息了,指挥部里只有少量参谋在值班。

大概凌晨三点的时候,第45联队联长竹下义晴大佐来到指挥部,他让参谋去将少将阁下叫起来,神情有些不安。

牛岛满睡了三四个小时,精神已经恢复许多,很快出现在指挥部。

“少将阁下。”竹下义晴大佐马上说道:

“前方的部队报告,太湖县里的支那军队似乎有异动。

还有,好像有一支部队正在向我们的左右两侧迂回。”

牛岛满少将用拳头捶了捶脑袋,皱眉说道:

“为什么你的报告都是似乎好像?”

竹下义晴大佐躬了躬身,接着说道:

“我们白天派出了大量的搜索队,但回来的人很少,并且报告的都是一切正常的消息。

那些没有回来的搜索队肯定遭遇了不测,可是无法弄清楚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晚上好几个外围的观测哨都报告似乎发现敌军运动,黑暗中看不真切。

我让第三大队派出百人搜索队去查看情况,但是过了两个小时,他们依然没有回来。”

牛岛满眉头皱的更深了。

晚上乌漆抹黑,部队行动极有可能会中敌人的埋伏,因此竹下义晴大佐报告的都是模棱两可的消息。

他甩了甩脑袋,当先向门外走去,

“一起去前线看一看。”

竹下义晴以及值班的参谋们马上跟随。

不久之后来到前方战壕,从这里能够看到太湖县城。

县城里有一些隐隐约约的灯光,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可是牛岛满和竹下义晴却感觉那隐约的灯光中有什么在涌动着。

他们可以肯定对面的支那军人不像帝国士兵正在抓紧时间休息,而是在不断的调动。

支那军人虽然战斗力顽强,但他们往往是用人命来弥补装备和训练水平的差距,防守已经极为困难,主动攻击基本不可能。

如果不是主动攻击,大半夜的大规模调动又是为了什么?

牛岛满想不通,他扭头询问参谋。

“师团部是否有特别的命令传下来?”

参谋摇头。

牛岛满放下望远镜,脸上满是疑惑。

思索良久后他对竹下义晴说道:

“让部队加强戒备,明日一早立即发起攻击。

不管支那人意欲何为,只要打下了县城,我们依然掌握着战场主动。”

“嗨依。”

竹下义晴点头,眼中忧虑的神色越来越明显。

<!--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