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皇弟淮南王刘长继续举起叛乱的旗帜。还没有行动,朝廷就发觉了。汉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了他的王位,将他流放到蜀郡。路上,刘长绝食而死,以死明志。
叛乱虽被镇压了,但由于汉初几十年,诸侯王势力得到了恶性发展,实际上陆续成为对抗中央朝廷的势力。
朝中一些有远见的人,认为这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时候了。
有远见的人中,贾谊很有代表性。28岁的时候,贾谊向汉文帝上了《陈政事疏》(《治安策》),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亲疏不是判断忠诚与否的标准,同姓诸侯王未必就会比异姓王忠心。
二,强者往往先反叛,弱者多数后反叛,无论强弱先后,它们最后都是要威胁中央集权政权的。
对此,贾谊提出了解决办法“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即不断分割削弱诸侯国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汉文帝非常欣赏贾谊的《治安策》,每次看了都赞不绝口。但是,即位不久的他,首先得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换句话说,用激烈的方式把《治安策》上的政治构想变成现实行不通。
对此,贾谊也没有办法,只有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到了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齐文王刘则死了,没有子嗣继承王位。
汉文帝趁机将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分一分为六。又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从而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贾谊关于众建诸侯来使之被削弱的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
但是,皇权和诸侯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亟待处理。
由于汉文帝对同姓诸侯王整体上采取姑息养奸的政策,导致了他儿子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