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姓刘的怕死,而是他家里还有百十口人呢。
九族以内,人口怕是已经过了千。
依小皇帝的处事方法,只要自己倒霉,别说九族了,弄不好连十族都得完蛋。
可是看小皇帝的意思,这田地他是一定要动的。
到时候必定要引起大乱。
小皇帝和朝廷赢了还好说,
小皇帝会是千古明君,自己等人也会永世流芳。
可一旦失败,人家做皇帝的死不死很难说。
自己这些阁臣必定会成为替罪羊,成为罪大恶极之人。
两不相帮?
可能吗?
即便是自己现在就回家养老,到时候也必须的站队。
再说,现在自己真敢辞官回家?
辞官,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不说小皇帝放不放心自己回去和他作对。
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了,哪能没个仇家?
就是方从哲那帮子人,也不会放过自己。
只要小皇帝歪歪嘴,他们必定会痛打落水狗的!
难啊,可难为死老夫了。
“陛下,臣,臣……”
刘一燝臣了个半天,也没说出个名堂。
现在他别说吃包子了,连水都不想喝了。
还不如直接死了算球。
死?
不敢。
自己这时候即便是死了,也会遗祸家人。
刘一燝是越想越为难,眼泪都要下来了。
“朕知道你的顾虑。
但朕可以告诉你,只要真心跟着朕,
即便是大明亡国了,朕也会保你刘家周全。
大不了你们跟着朕,换个地方逍遥快活去。”
“真的?”
“天子口中无虚言。
而且,朕不可能会失败。”
“陛下,您可能不了解士绅地主对田地的重视程度。
他们看待那些田地,可是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你说,他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土地?”
“有了田地才能保证家族的延续。”
“归根结底,不过就是一个钱的事罢了。
如果有了比田地更好更长远的挣钱方法,他们还会那么重视田地吗?”
“陛下,可能吗?
即便是经商也的有本钱,而且风险还不小。”
“这个真的有。朕不是在给你画大饼。
而且到了一定程度,那些地主会自动放弃过多的田地。”
“不可能。哪会有谁嫌弃自己家的田多?”
“刘阁老,你家的田是自己种的吗?”
“那哪行,都是租出去的。”
“那如果人家农民不租种你家的田了,你怎么办?”
“农民不租地?
那他们一家吃什么?
不租地是不用交租子,可他们还的交丁税呢,没钱咋办?”
“首先,朕可以下旨,摊丁入亩。
没有田的人,就不用交丁税。
去打工经商的人,不用交丁税。
第二,官绅一体纳粮,包括皇家的田庄。
大明之内,不允许任何人有地不纳粮。
第三,任何土地,荒芜超过两年,就要被收回朝廷,重新分配。
第四,朕和朝廷,会帮助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去做小买卖或者建立自己的小作坊。
让越来越多的人摆脱田地的束缚。
第五,朕会下旨,取消或者改善路引制度。
让百姓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别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