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

第37章 大明盐政

这种白盐因为耗盐耗力,也只是供宫里使用,宫外是没有的。”

“这么费事,这盐划到多少钱一斤了?”

“陛下,贡盐不贵,三百斤白盐也就需要一两银子。”

朱由校听了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伴,现在一两银子能买米两担。

可这三百斤盐就需要一两银子。

这盐比米还贵这么多,你是不是被坑了?”

王承恩听了后,愣了一下说道:

“陛下,这贡盐不贵呀!

如果是官盐,每斤青盐就需要两分银子呢。”

朱由校听了,就一下子站起来说道:

“你说啥,需要两分银子才能买一斤青盐?

也就是要二两银子才能买一百斤青盐?

这么高的盐价,老百姓吃的起吗?”

“陛下,大概是这往来运输花费用大,

再加上盐税,这价格就高了吧?”

“盐税?我大明每年的盐税不足一百万两。

你给朕算一下,就按大明一亿人口算,

每人每年需要八斤盐,这就是八亿斤的量。

八亿斤盐,价值在一千六百万两银子。

何况我大明不止一亿人口,盐走私到关外的也不少。

每年卖出的盐应该在三千万两银子左右。

可我大明每年的盐税才不到一百万两银子?

这盐价高的原因绝对不在盐税,

我大明朝廷不背这个黑锅。

惹急了朕,朕把这盐税也取消了,不要了这百万两银子。”

也不怪朱由校要急眼,这盐价就没法子算了。

他算了一下,这二分银子要相当于后世的七八十元钱了。

七八十元钱就只能买一斤大颗粒盐?

而且,宫里用的这三斤出一斤的“精制”盐,

三百斤一两银子的代价。

也就是说大概划个十三元一斤。

那一斤青盐的代价只不过是三四元钱一斤。

而到了老百姓手里就涨到了七八十元钱一斤。

涨了将近二十倍啊,盐税有这么高吗?

就是一斤盐能收他半分银子的税,一年的盐税就要收个五六百万两靠上。

要是这样,大明朝廷还会缺银子吗?

人家把驴给牵走了,留下个缰绳让自己背黑锅,这不是胡扯淡吗?

听了朱由校的一顿计算,王承恩也是给气的肝疼。

这钱是进了谁的口袋,那还用想吗?

盐枭和他们背后的官绅吃的滚瓜流油,

却让皇家背这个骂名,这还是人干的事儿吗?

不过,还是得劝陛下先忍一忍。

“陛下息怒,这盐税可是牵扯了天下所有的人。

陛下的准备才刚开始,还不到和他们翻脸的时候。

陛下就再等一等吧,反正他们挣得银子再多,到最后也全都是陛下的。”

“唉,你说的也有理,朕就再忍他们几个月。

等朕的新兵炼成了,朕就把这大明闹他个天翻地覆。

不过,朕也不能白等着,朕就计划挣他们的钱了。”

“大伴,传刘若愚过来,这事交给他一并办了。

还有,你在闹市上准备几间大的门面,朕要挣银子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