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

第16章 圣旨风波

接下来的几天,朱由校一边进行着自己的准备,一边被礼部和众大臣折腾着。

什么成年礼,祭天,祭地,祭祖宗,反正是一天到晚累的够呛。

到了初六的登基仪式忙完,朱由校累的是一动都不想动了。

不过,不想动也得动啊,他还有活儿要干。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老大,怎么的也要给下面的小弟们一个见面礼吧?

俗话说新官上任还要烧三把火呢,何况是一个新皇帝上任呢?

所以要封官,一朝天子一朝人,这朝堂之上怎么能少了自己人呢?

为了表示尊重老臣,朱由校特意留下了方从哲 ,刘一燝,韩广三位阁老,

以及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侍中杨涟帮自己查漏补缺。

“王伴伴,拟制,升孙师为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耀少师衔,总督九边军政。”

“臣王承恩领旨,”王承恩答应了一声便去交代一旁的翰林院学士拟制去了。

可这时杨涟却站起来说道:

“陛下不可,按祖制这入阁之人需要廷推才行。

若是这样的旨意下发,内阁有权封还。”

“呵呵,按祖制?

方首辅,你能给朕讲解一下这内阁的由来吗?”

正眼观鼻,鼻观心的事不关己的方大阁老一听皇上的话就有点发苦。

自己宫中最大的靠山周娘娘垮台了,而且罪名还不小。

自己正夹着尾巴做人呢,这怎么又被点了名字?

“启禀皇上,内阁起源于太祖皇帝,成型于成祖皇帝,定制于弘历皇帝。”

“方首辅,你可以啊,两不得罪,净说些没用的废话。

既然你不想得罪人,你就歇着吧,朕替你说。

太祖帝废了宰相后,由于朝务纷杂,所以重置了殿阁,增设了大学士。

起什么作用呢?

就是帮着太祖爷对朝事做一些解说,帮着出些主意,就是秘书,仅此而已。

成祖时,成祖爷喜欢打仗,经常不在京都,所以就让阁臣帮着处理一下朝务。

弘治爷的时候,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阁老在弘治爷的带领下,实现了弘治中兴。

这三位阁老为大明居功至伟,弘治爷信任他们,也为了彰显他们的功劳,

就让他们对奏折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才有了内阁的票拟。”

“杨侍中,你说这阁老票拟之责可算祖制?

这弘治爷的临时起意,和太祖和成祖的规矩比起来,你告诉朕,哪个算祖制呢?

还有这廷推之法,原不过是让朝臣推荐贤能补官员之缺。

可在嘉靖帝之后被你们玩儿成了你们的规矩,还美其名曰祖制?

敢问杨侍中,这祖制是哪一位朱家祖宗规定的?

你们报团成党不就是为了维护你们的祖制吗?

不经过你们的推荐,皇帝提拔的大臣就会被满朝文武嘲笑,贬低,排挤,孤立。

杨侍中,你到是说说,朕说的可对?

你再和朕说一说,是我老朱家的祖宗,还是你杨家的祖宗给大明定的这些祖制?”

杨涟满头大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怕了,这个罪名可是要灭九族的。

朱由校的没有搭理他,来回踱着步接着说道:

“还有这封驳圣旨一事,原不过是让阁臣给皇帝查漏补缺尔,纠往正错。

可硬生生的被你们演绎为封驳之权。

杨侍中,你倒是和朕这个规矩又是从哪个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

朕也不想和你多说什么了。

你的这一声祖制,倒是让朕想起来了一项真正的祖制。

太祖高皇帝痛恨贪污,就对贪污官员实施 ‘剥皮楦草’的处罚。

这个才是实打实的祖制。

杨爱卿,朕替大明亿万百姓谢谢你的提醒了。

我想那些可被施加祖制的官员,也会感谢你杨侍中的历代祖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