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

第14章 京营现状

等内侍端上了同样的三份早膳后,张维贤就有点吃惊了。

一模一样的四碟小菜,一盘包子,一碗小米粥,

嗯,这会儿的包子绝对是素的,国丧期间不能吃肉。

“陛下,作为帝王,陛下的早膳怎能如此简陋。”

“老国公,这早膳已经如此丰盛了,怎能算简陋呢?”

朕的好多将士,还有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怕是连一顿饱饭还吃不上,朕何敢奢靡?

再说朕就这么大的肚子,上多了吃不完不就浪费了。

国事糜坚,朕不敢有口腹之欲,怕迷失了心志啊!”

“我皇圣明,乃大明将士和百姓之福,臣高兴。”

“老国公,不要有那么多礼数,放开了吃饭吧,轻松点我们都舒服。”

“陛下,昨晚郑贵妃之事,怕是福王那里会心生恨意啊。”

“他恨与不恨又如何?朕正没有理由对那些宗氏下手呢,他若能蹦哒起来更好。

一年160万两的供养费用,这能让大明养多少兵,接济多少灾民?

万历朝最多的一年田税才二百万两银子。

可就这么点钱,在他们身上就要花去八成。

一两银子能买两担米,三百二十万担米啊,这能办多少事?

可就被这样白白给消耗了。

有如此大的一个囊肿在身上,大明如何能够富强?

朕也知道,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多数人也不想混吃等死,只不过是受制于祖宗的规矩罢了。

朕并不怪他们,以后再慢慢想个解决的方法吧。”

张维贤听了若有所思,慢慢的吃起了早膳。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最怕的就是遇到一个无情的皇上。

狡兔死走狗烹,他们老朱家可是有过先例。

吃过了早膳,朱由校一拍脑袋懊恼是说道:

“老国公,孙师,朕一忙起来倒是把五弟给忘了。

二位稍等片刻,朕去去就来。”

朱由校说完连忙起身走进了内室。

张维贤疑惑的问道:“孙庶子,听闻你昨晚一直陪着陛下。

可知这五殿下为何宿于乾清宫,这可不合礼制。”

孙承宗只好把昨天所见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昨日宫内有点纷乱,皇上是怕吓着殿下,才留于身边。”

张维贤感叹的说道:“也是难为皇上了,他也才……唉。

当今皇上注节俭重孝悌,实乃我等臣子之福。”

“陛下虽然年少,但才高志大,可为圣君。

我等好好辅佐,定能够随陛下青史留名。”

“嘶,孙庶子,当真?那传言不是说陛下目不识丁吗?”

“国公爷,我和你说,陛下乃天选之人。

太祖高皇帝这么这么,那么那么的。”

孙承宗把朱由校的那些大忽悠又给张维贤讲了一遍。

当他看到张维贤狐疑的眼神就说道:

“英国公你看,这就是昨日陛下临摹老祖宗的诗句,您请观看。”

孙承宗说着就从袖子里拿出了那篇《庐山诗》。

英国公家里传下来的高皇帝墨宝可不少,他可是个懂行的。

他见了《庐山诗》后立刻的站了起来说道:

“像,像,实在是太像了,足可以假乱真。

孙庶子,我大明有救了,老祖宗没有丢下我们不管啊。”说完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孙承宗连忙站起来道:“老国公,这是为何?”

“孙庶子,老朽可是武将世家,可你看如今之大明,

文官横行,武将不兴,这大明还有军备吗?

一有战事,就是用不知兵的文官辖制武将。

让我大明多少精兵强将白白葬送于敌手。

老朽身为堂堂国公,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京营总督。

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五军都督府无兵,无将,门可罗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苏辰意外穿越,临危受命成为镇国战神,战四方,平四方战乱!却因功高震主,被下令满门抄斩!千钧一发之际,大凉女帝出现,挟天子以令文武百官!并对苏辰许下承诺。封其为王!共享荣耀!
无络
太子凶猛
太子凶猛
一觉醒来,三流演员穿越到宫廷之家变成了傻子,楚乐开局不但被追杀,而且还被艳妃陷害声名狼藉流离失所;幸亏自己精通演技,八面玲珑,在美女权贵和贩夫走卒间来去穿梭如鱼得水,嬉笑怒骂间玩转天下!咳咳,跟我戏精玩宫斗,尔等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屎么……
逐水付东流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毕业大学生穿越刘和,被袁绍软禁,用热气球出逃震惊天下。收赵云、训吕布;灭公孙、报父仇;讨诸侯,兴汉室!我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海王苗裔,匡扶朝廷责无旁贷。权谋战事,刀光剑影,热血男儿征战沙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扬大汉之威,传华夏文明。还复旧都,命归正统,刘和于洛阳再次宣告: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东瀛、西域、南越,北狄,都到碗里来。
半分糊涂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神秘古武世家传人萧锐,因为一枚储物灵戒意外来到了唐初,成为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不想继承家业去做官,只想搞搞创业发明,靠着各种科技与狠活征服大唐,成为世界首富。却意外被皇帝发掘,赐婚皇帝长女,成为了第一驸马。随着一步步的成长崛起,萧锐的影响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眼睛小懒猪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