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包小龙还是个“厂二代”。
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从小最受宠的是他,未来最没可能接棒的也是他。
正因如此,家里人也不要求他什么,只要他不挥霍、不惹事儿,就不少他一口饭吃。
其实,从成长轨迹上来看,包小龙和池顺昭倒有几分异曲同工,但南北方的社会氛围差异让这两人南辕北辙。
北方这二十年来,国企改革那种泛着铁锈味儿的悲壮气氛似乎还没完全消散,就像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半山腰上捯气儿。
包小龙老家那边呢?从80年代第一批港商拿着订单回来,当地农民用自己的土地建厂入股,就开启了财富不断涌起、夯实的二十年。
包小龙看到的是一个港商带出十个人,三年之后就能变成十个老板的不断复制,是广袤农田变成成千上万的厂房。
池顺昭看到的却是他爷爷花甲之年费力在废墟上又建起一座高塔,是市场经济和陈腐计划体制的冲撞博弈。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一般会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
包小龙既然能沉下心做售楼员、能心甘情愿为严朗跑腿儿,至少证明他是个能干点实事儿的。
这一点和卢奋进不谋而合。卢奋进也是赶上了好时候,一步步从草根奋斗出来的。
况且,先不说包小龙能不能胜任,既然严朗敢提,也说明他会帮包小龙兜底。
卢奋进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我也很同意严总的观点,和气生财嘛!咱们跟金湖悦景一南一北,也不存在竞争关系,何必节外生枝呢?”
严朗自然对卢奋进的理解道谢。一桌人客客气气,聊着南北方气候文化以及饮食菜色上的差异,也算相谈甚欢。
卢奋进则见缝插针的表示:已经在进步新居附近给严朗和包小龙安排了住所,明天让人收拾收拾,后天就能搬进去。
连卢天莹都不禁感叹:老卢这动作也真是快!
班琪呢?
听说严朗指明让她们过来,班琪这一路都在盘算严朗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可谁知,菜吃了大半,酒也喝了两杯,严朗就是不提那个茬儿。
那边严朗老神在在沉得住气,这边班琪却难免心里痒痒的如猫抓。
杨桃还小声问她:“严总叫咱们来,到底什么意思?”
班琪猜测:“要聊聊如何做进步新居的营销方案?”
这种事情难道不该在办公室里聊吗?
终于,卢奋进那边聊的差不多要去洗手间。老男人嘛!各项身体机能已经开始衰退,不如年轻人了。
严朗这才想起班琪,天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晾着她们。
“你们对新总监的三期营销策略感觉怎么样?”
来了!
有些人说话惜字如金,却让回答的人心里没底。这是想听她说好呢?还是想听她吐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