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第90章 贞观大典 (第二卷:太白当官)

大年初六,朝廷开工了。

开工的第一件事,唐皇李世民在太极殿宣布今年是贞观元年,百官聆听。

每位官员手中都有一份资料,而且字迹一模一样,不像是抄录的。

李世民说了很多,先是感谢上苍,然后感谢太上皇李渊退位。

李渊今早也在太极殿里,有专门的坐席,也不知他是何感想。

李世民在典礼上说了一通去年突厥南下的事情,还给大唐所有人表态,以后突厥的侵略军一个都别想进入大唐的土地。

犯我大唐,虽远必诛!

将士们纷纷喝彩,杀气腾腾,誓死为皇帝陛下效力。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更是扬言要灭了突厥。

李世民说了一些登基之后的感想,还提到两年前的预言,以及太白金星出现在正南方的事情。

还把遇到玉太白的经过说了一遍,巧妙地点到太白金星在正南方。

“先有太白金星在正南方,后有朕在城南遇到被世人敬称为太白金星的玉太白。

玉太白向朕贡献了特殊的兵器,在大唐的土地上广种亩产三千斤的土豆,朕的皇宫里也种了几株。”

李世民还专门让人把甘露殿前那几个大缸弄了过来,大缸里种的土豆植株已经枯黄。

有李世民的精心栽培,土豆长得自然很好。

大缸用特殊的推车拖动,向百官展示了一遍,同时李二还介绍土豆生长的习性。

“二月初,玉家庄就会开采土豆,朕会亲自前往测量,二月初土豆的产量也会公之于众。”

百官们一边聆听,一边观察土豆,整个植株生长得很自然,明显有一段时间了。

一些官员偶尔也看到过土豆,还以为是陛下新栽的花草。

和百官的反应不同,玉太白坐在一处角落,坐的姿势很不雅观,却没人说他。

玉太白是真不习惯正坐(跪坐),所以他只有屁股坐在蒲团上,双脚随意地摆在地上,偶尔还换姿势。

其他人都是屁股坐在双腿上,衣服将腿足都盖住,玉太白是真的佩服这些人,能这样坐两个小时也服了。

不少人知道他是玉太白,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陛下也看到,陛下都没说什么,他也不敢乱说。

原本想呵斥他的人也被知道的同僚制止。

还好魏征没看见,否则肯定会弹劾玉太白。

李世民介绍完土豆之后,走到百官中间,随意挑了一个大缸,道:“朕也亲自种了几株,不知产量几何,现在看看这柱土豆能产多少斤果实。”

李世民喊道:“承乾,太白,你过来跟朕一起挖!”

玉太白没听见,旁边一个官员喊了声,玉太白才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百官羡慕地看着玉太白,这可是见证祥瑞的时刻,还能和皇帝一同挖土豆。

百官们现在对太子的态度算是改观了,能看得出李二很看重李承乾。

李世民拿着小铲慢慢挖土。

玉太白本来还显脏手,但百官们都站了起来,还围了过来,他就知道这应该很重要。

李承乾也紧张得不得了。

李二小心翼翼地顺着树茎挖,双手沾满了泥土,轻轻铲一下,然后刨一下挖出来的土。

玉太白和李承乾基本没怎么动手,更多的是帮忙刨土。

然后一个圆形果实出现了,众人都仔细观看土豆的模样。

接着另一个土豆又出现了,两个,三个,四个,直到一整株被挖出来,提在空中,竟然有十几个果子,根须密密麻麻,每一个果子都挂在根上,浑然一体。

罗洪捧着一个大锦盒。

李二小心翼翼地将整株土豆摆放进去,脸上尽是惊喜之色。

房玄龄道:“祥瑞,这是祥瑞啊!”

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和其他大臣也纷纷惊呼祥瑞。

“这比粟米、小麦产量高多了!”李渊都忍不住道。

一个侍卫将盒子轮番呈现给百官看。

然后李二又请李渊挑一个大缸,也让他挖了一株,依旧让玉太白搭手。

还让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共挖一株。

李靖,秦琼,程咬金和尉迟恭他们共挖一株。

门下省挖一株,中书省挖一株。

正好六株。

每一株都至少有十个果实,至少都有三斤多重,李渊挖的还有五斤重,手气真的很好。

“祥瑞啊,天降祥瑞!”李渊都忍不住道,看来他退位是顺应天意。

一些官员已经开始计算,按照植株根茎距离估算,发现亩产确实有三千斤,按五斤算还不止。

得知结果的官员纷纷高呼“天降祥瑞”。

好一会儿,土豆的环节才过去。

之后李二又提到了曲辕犁,还特地将曲辕犁拿了出来,说这东西已经在量产,准备投入市井,以成本价出售,打算让所有人家都换上这种曲辕犁。

若负担不起的百姓可以先欠着。

百官们有些已经知道这东西了,有些还不知道,知道的基本都是工部和兵部的。

李二打算在典礼之后带领百官体验一番这曲辕犁有多省力。

新的造纸术更是被着重提到,活字印刷书也终于公之于众,特意拿出来展示了一番。

新的造纸术百官都知晓了,只是具体工艺不清楚。

但这活字印刷书还真是给百官们一个震撼,尤其是世家的人看到那些个箱子随便刷两下,一张大纸就写满了字。

背面又被刷了两下,又印满了字,在给人裁剪,按顺序摆放好再装订,分分钟一本书就出来了。

世家的核心官员看着订书的人将书本发给百官,就感到背脊一阵发凉、心律紊乱,卢尚书的脸都苍白了几分。

难怪李二底气那么足,难怪玉太白那么自信世家会衰败,就在他们思考的时间里,又有很多本书被装订好。

李二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卢尚书,崔侍郎,郑中郎和王侍郎险些吐血。

“朕决定将这新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工艺公之于众,让大唐不再缺纸,不再缺书!”

官员们面面相觑,有远见的都知道世家衰败是肯定的了。

至于一些机密的东西,比如棉花,马蹄铁和炼铁厂没有被提到,毕竟涉及军机。

李世民打算明年再公布。

世家的人头一次觉得这么无力。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商贾以生产和买卖小麦为主,天下人都吃面食,该商贾富得流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