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生活用品说明:
大多讲遇到突发问题如何应对,例如如果安全范围内可选择自行解决则会加分。
如果安全范围外节目组的随行人员会进行处理。若处于安全范围内的问题如吃住、道具无法解决,进行求助消耗的积分对应表,以及一些简单消炎、消肿的办法,还有如何包扎。
有关创造生活必需品的实践培训。
例如怎么生火、如何制造斧子、刀具和如何制作简易的锅具跟相关的加分项表格,还有一部分是如何处理食物,里面也标注了在嘉宾获得食物后必须第一时间确认是否可食用,否则会扣分。
第三部分是任务说明:
任务内容和分数随机,依照难度递增。
为了增强互动性,节目组也会提前根据现场和网络投票征集想法跟问题,综合内容形成任务任务在下一期抽签执行。
这部分大多是任务加分项的参考表,比如成功自行解决三餐每餐可+2分,制作道具+3,获取猎物+6等等。
任务分数可以叠加获取,例如狩猎到活的猎物处理并烹饪可直接+8,通过工作人员处理烹饪则减半;又或顺利处理突发情况则会+5等。
例如抵达任务地点的前五天(第一阶段))会让嘉宾进行场地和任务熟悉避免出现意外。
在第一天会提供三餐,第二天会提供两餐依次递减,第三、四、五天都会只提供一餐以免不能适应。
之后剩下的两个阶段(十天)则需队员靠自己能力获取食物、生活资源,每次新的地点都相同。
不同分数会有相应的徽章,可穿戴在节目组准备的衣服上。
每个阶段结束后都会有不同的称号颁发,为了增强互动性,节目组会根据观众呼声最高的制作成勋章赠给本人等等,积分最低的嘉宾也可以通过获得徽章增加积分。
第四部分后期解释的说明:
讲解分数的作用,以及简单的解释跟节目组期望和目的是为了呈现各位嘉宾最简单、直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联系人与自然,学习求生知识锻炼身体并希望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打造一个互动式的网络综艺。
最后又再次表明,可通过积分兑换的特权可任意选择对象,赠送、转交等等,并提示一切以嘉宾的身体健康、互相和平、内容公平为主的安慰话语,提示嘉宾不必勉强,互帮互助,友谊第一。
这些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参看翻看,对于自行解决或求助节目组的问题,前者加分后者扣除,一切同理。
看完后,陆晓揉了揉眼睛,觉得这些内容给她一种简化版荒野求生+饥饿游戏大逃杀既视感。
回忆着参加的嘉宾,她想起今天偶然听到那位喜剧演员和男偶像的对话。
难不成抽签只是走个过场?还是可以私下合作?